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防治西葫芦苗期旺长?
西葫芦,幼苗,秧苗如何防治西葫芦苗期旺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增加光照对草苫尽可能地早揭晚盖,或防长期阴雨天在棚室内增加反光幕。
3、要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很多种植户为了省事,都是全棚满灌,大量的水,加上高温,极容易导致秧苗徒长,茎秆细弱,叶片薄而黄,所以减少浇水次数为烧小水,水流到头即可。一般五天左右交一次水这样也容易使秧苗旺长,苗期至开花结果期应该适当减少浇水的次数,土壤湿度的干旱有利于秧苗促根深扎,根深才能叶茂,而且还有有利于花芽分化。
4、平衡施肥,增加有机肥,要稳氮,增磷、补钾,叶面施微肥。
5、扩大秧苗行距育苗,有些苗可采取二次育苗法,适当稀植,最好采取营养钵或营养袋育苗。
6、用好抑制剂菜农一般使用助长素控制秧苗的旺长,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使用浓度,不要抑制过了度,更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当天喷上当天就看到幼苗萎蔫,耷拉了头,那么抑制就过了度,不利于秧苗的生长,一般视秧苗是苗生长情况,助长素使用浓度,在800到2000倍不等,有的菜农为了保险起见,一般使用爱多收2000到3000倍控制,效果不错,但爱多收同事有抑制果实变短的特性,所以不能连续使用,苗期使用不要超过两次,而结果期最好不要使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葫芦苗期管理主要集中在温度和水分,旺长是由于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缓苗阶段不通风,提高棚温度,促生根。白天棚温应保持25-28℃,夜间18-20℃,晴天中午棚温超过30℃时,可适当通风。缓苗后白天棚温控制在20-25℃,夜间12-15℃,有利于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后白天保持温度至22-26℃,夜间15-18℃,最低不低于10℃,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积累和瓜的膨大。
如果出现旺长,可以用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喷施,促进一样转化,养分转移。同时要注意放风管理,晚上温度不宜过高,有温差才能促进花芽分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喽大家好,我是老乔说农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西葫芦是很多人喜欢吃的蔬菜,而且它在我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并且西葫芦现在的市场需求量也很大,种植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不过在种植时经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旺长就是其中一种,旺长会严重降低西葫芦的产量,影响种植效益,那么西葫芦旺长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防治田间种植西葫芦旺长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旺长原因
温湿度不适宜
温湿度对西葫芦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在西葫芦幼苗出土后没有控制好温湿度,温湿度过高的话,极易造成幼苗形成高脚苗,而且幼苗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旺长,或者是长时间处在封闭无光的条件下也会造成西葫芦旺长。
水肥不当
浇水施肥是种植西葫芦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也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用量,尤其是氮肥的用量,如果基肥中氮肥的含量过多的话,会导致西葫芦旺长的,而且浇水也不能过量,很多菜农为了加快幼苗的发苗时间,在种植前期会盲目的浇水施肥,并且如果天气还处于高温的话,那么极易导致西葫芦旺长的。
二、如何防治
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要做好幼苗的培育工作,以培育出跟群发达、健壮的幼苗为目的,然后在幼苗定植前2-3周及缓苗期时,要调控好温湿度,以防止高温高湿环境导致幼苗旺长,如果发现有旺长现象的话,就要及时合理的喷洒控旺剂,抑制生长,减缓旺长现象。
控制温湿度
当西葫芦出现旺长现象后,要及时查明旺长原因,如果是由于温湿度过高所导致旺长的话,那么要及时降低温湿度,尤其是后半夜的温度,绝对不宜过高,同时还要减少浇水量与氮肥的施用量,从根源上解决旺长问题。此外,如果田间旺长很多时,还要拔除旺长植株,避免消耗过多营养,增加种植成本。
调整结瓜数
合理的调整结瓜数也是解决旺长的一个办法,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合理留瓜,对于长势比较强的植株,可多留瓜,并且如果雌花比较多的话,可提早摘瓜时间,但对于旺长的植株要延迟摘瓜时间,让瓜分走植株的营养,减缓旺长,相反长势弱的植株则不易留瓜过多。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进行了解一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来说说西葫芦旺长的原因,1温度或湿度偏高,如果幼苗在出土后没有及时降低苗床内温度,易造成高脚苗。在幼苗期温度或湿度过高,容易出现徒长。2施氮肥和浇水过量。
防治西葫芦旺长的措施有1培育适龄壮苗,采用营养钵或土方育苗,培育出幼苗就比较健壮。2控温控水,在幼苗出土后或在幼苗定植前15--20天时,或在幼苗定植缓苗后,或在根瓜坐住前后等易发生徒长的阶段,要注意温度和水分管理,避免出现高温和高湿条件。3喷洒控旺剂。我的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到你!
上一篇:边牧为什么通过不了镜像测试?不是说他有10岁儿童智商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