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前玉米价格如此高,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玉米,玉米价格,价格当前玉米价格如此高,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在进入五月份以后,玉米价格突然出现一个反弹,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正是玉米青黄不接的时候,一些大企业需要稳定自己的玉米消耗,只有提高价格来抢收一些玉米,保证自己企业所需。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各大企业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收储一些玉米。作为手里还有玉米的粮食贩子,自然也会看价销售玉米。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维持多久。因为已经临近今年的玉米入市了,价格就存在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玉米价格也不算高的了,就拿我们这里的玉米价格来说,农户手里的玉米价格在0.8毛左右,商贩手里的玉米价格也,只在1.05-1.1元左右。只能说,这个价格仅仅比从农户手里买来强,但是考虑到这些粮食贩子要储备粮食,也有一定的损耗。所以这些粮食贩子卖出的价格,也就不算很好了。
玉米价格现在不稳,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国际粮价的稳定性。因为国外的疫情影响,导致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可能造成一定的粮食缺口。有缺口,就存在粮食价格的波动,但以涨为多。这方面的影响,会导致玉米价格的上涨。
二、国内玉米需求量的多少。今年的玉米可能产量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今年的玉米的消耗量不一定很大。因为现在各地小猪仔的价格很高,导致很多村民都没有喂养小猪。那么,没有猪了,收获的玉米大都会流入市场。市场上的玉米多了。消耗减少了,就可能导致玉米供大于求。在这里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玉米的价格下跌。
所以现在的玉米价格并不是很稳,不过这里和地区也存在一些不同。因为我们这边农村生猪养殖量低,可能导致后期玉米多流向市场,导致市场玉米多,而价格低。但是有一些地方生猪饲养量增大,玉米消耗大,就可能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和生猪产能恢复对饲料需求增多的影响,我国的玉米价格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即使是在东北华北等主要粮食产区,玉米的价格也达到了一元或者突破了一元左右。而在南方非主产区,玉米的价格甚至高达1.1~1.2元。像我们当地在年前的时候,玉米价格只卖到8毛,我们家里有一些玉米父亲都不打算卖,因为实在是价格太低了,卖了也不值钱。那到了年后的时候,玉米价格有所上涨,大概在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当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块钱左右,这个时候父亲才决定将家里的剩余的玉米卖掉。那么现在的玉米价格高不高呢?玉米价格上涨有没有什么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首先,现在的玉米价格相对于前期来讲确实是属于高点,因为我国玉米其实一直能够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而且近几年一直都处于去库存的状态。所以导致国内的价格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状况,并没有大幅上涨。今年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疫情导致前期玉米交易出现了停滞状态,而现在国内的生产生活正在恢复正常,所以玉米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情况。当然东北地区的粮食收储也促进了玉米价格的提升。
但是实际上也知道,现阶段其实农民手中的存量并不多,即使玉米价格上涨,农民真正获益的也不多,因为手中没有粮食才导致市场上不断的提价收粮。所以说现阶段玉米价格的较高水平并不会真正的对农民的收益产生太大的影响。相反现在玉米价格上涨可能对农民的收益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一旦近期玉米价格上涨,会增加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但实际上我国玉米总体产量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一旦粮食价格上涨过快,过多就会进一步的刺激农民更多的去种植玉米。但是产量过剩的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而随着新收玉米的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仓储,导致去库存的任务更加严重。
所以这样下去的话,玉米的价格只会下跌,不会继续上涨。而对于扩大种植规模的农民来讲,一旦玉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那么就会增加他们的成本开支,减少利润,甚至有可能动得多亏得多。对对农民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其实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同一年某种农作物价格非常高,第2年大家都涌过去种植这种农作物,导致产量一下子大幅的提升,而价格却断崖式的下跌,让第2年进入的农民血本无归。所以说玉米价格过高也会有一些风险,尤其是我国现在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过快的增长就会导致种植成本也会跟着上涨,跟着增加,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它不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因为它是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疫情影响,玉米价格在1月底2月初可以说是步步高升,有涨就有落,当前,玉米价格回落的风险正在加大,市场的压力也逐渐显现。物流恢复、气温回暖、上量增加、陈粮拍卖等市场因素。
1、物流恢复,上量增加:前段时间由于疫情的蔓延,各地封村封路导致玉米流通不畅,厂家收不到粮,基层卖不出粮,但在国家的不断政策下,各地物流已经处于逐步恢复阶段。各地省、市、县正在陆续出台通知,不得以防疫为由阻碍饲料、粮食运输车辆。效果也正在突显,山东厂家门口车辆从1月底的寥寥无几到现在开始排队。物流的恢复,也会让市场供需恢复正常,东北、华北两大玉米产区的贸易商、烘干塔、基层粮点等都陆续开始积极走粮。厂家将会逐渐上量,玉米价格自然也会有回落的压力。
2、陈粮拍卖流向市场:近期中储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等机构为了补充疫情下玉米市场暂时的缺粮,不断的拍卖陈粮。虽然拍卖价格都很不错,但这价格是处于特殊时期的价格。看眼前的话,拍卖的高价可能拉动市场价格,但从根本上来说,现在本应该是新粮供应、消耗为主的市场,但陈粮不断流向厂家、企业,从中长期来说,陈粮拍卖会相应的减少新粮的需求。几百万吨的陈粮"抢占"了原本属于新粮的市场。一旦新粮开始正常购销,大量入市,市场压力不言而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