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影响农村环境的杨树一定要全都砍伐吗?
杨树,农民,农村影响农村环境的杨树一定要全都砍伐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建议全部砍伐树木,以后控制栽培面积,逐渐减少带棉絮品种的杨树种植!用其他树木代替,树木是地球的肺,可选优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这边前一些年很多扬树的现在少了许多,但还是有没有砍伐的,我感觉应该全部砍伐,因为杨树有杨絮,现在我们这边就是在飘,小事对人有些影响,对人的皮肤眼睛等等过敏,大事就是容易发生火灾,这个很易燃,熊孩子很顽皮不小心就容易对人民的利益受得重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北方白杨树是很多的。路边地头,渠边河岸,村前庄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杨树高大,挺拔,成材快,经济效益高,一直是北方树木的代表。这几年,特别是春夏之交,杨树成为人们口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对它口诛笔伐,建议统统砍光。搞笑的人甚至发出了“光头强去哪里了”呐喊。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杨树呢?
一是当年政府引导,鼓励农民多栽杨树。原来农村椿树,槐树,榆树等树木,生长慢,成材率低,用途单一。而杨树恰恰克服了这些缺点,另外,对于当地防风固沙,改善空气环境,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记的那时村里每年免费发放杨树苗,鼓励农民栽种杨树。
二是杨树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我们那儿有一种杨树,俗称“十年方”,意思是这种杨树长得快,十年就能长到一方木材,杨树高大,挺拔,整个树身成材率高。一方木材一千多块钱。这种杨树做板材,用途很广,还可以出口,木材厂争着收购。杨树几乎不用管理,栽种活了,就等着卖钱了。记得大概97年,我家的十几棵杨树卖了一万多块钱,那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政府引导,提倡,农民又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杨树在农村越来越多,随处可见。
这几年,杨树板材价格虽有下滑,但也不至于人人喊打,到了一棵不留的地步。杨树引起公愤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杨絮引起部分人群过敏。杨絮是杨树的种子,在随风飘扬传播的过程中,杨絮的传播方式和固有的生理性特点,导致了杨絮在传播过程中沾染了大量灰尘,细菌,其他植物的花粉,引起易感人群过敏。杨絮细小,不小心吸入呼吸道,还能引起哮喘发作。
二是易发火灾。杨絮传播的季节是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此时北方降水稀少,风力大,大量的杨絮在传播的过程中聚集在一起,配合着杨絮固有易燃的特性,急易引起火灾。聚统计在2015年,我县共接火警110次,出火警86次,最大的一次因杨絮燃烧引发大棚油桃起火,造成十几个大棚起火,而此时大棚油桃已进入结果期,即将成熟售卖,直接损失近八十万元。
三是污染环境。杨絮传播时间长,前后近一个月时间,大量杨絮聚集在一起,不易清扫。
四是引发机械故障。在杨絮传播过程中,汽车,农业机械吸入大量杨絮,容易引起发动机故障。
大量的杨树不可能一下全部砍光,只能逐步解决,慢慢替换。
一是适当栽植绿化树木,既美化环境,还能愉悦心情,符合新农村发展导向。现在老家的公路两旁,杨树早已不见踪迹,全部栽种了绿化树。
二是安全宣传,提高火警意识。
三是在杨絮传播期间,易感人群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四是是化学控制,给杨树注入一种药水,控制杨树产生杨絮。据说北京市已经实施,一次注入药水,可控制三年不产生杨絮。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这种防控有难度,除非政府引导并具体实施。
五是逐步替换杨树品种,杨树分雌雄,雌树生杨絮,雄树不生,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培育雄杨树。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还不富裕,在路边地头,河边渠旁种植杨树,既能绿化环境,防风护林,也能额外增加收入。栽植绿化树,虽然能美化环境,但对农民来说,收入减少了。当地政府应积极引导,合理布局,逐步替换杨树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才是王道。
我是故黄行,请大家多多指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树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植,分布非常广泛。杨树之所以能广泛的分布在农村的每个角落,主要是它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非常适合经济林的发展,所以农村到处都是大面积的杨树。纵观华夏每个农村,杨树基本都是主要栽植树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杨树大面积在农村的栽植,它的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那就是每年到了四五月份的时候,漫天飞舞的杨絮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每当有风刮起的时候,就像是满天雪花在飘,沾满了你身体的每个地方,又痒又难受,如果沾到米眼睛上那是非常的不舒服。出门都要戴上口罩才行,对于杨树影响环境的事情,治理污染迫在眉睫。至于用大面积砍伐杨树来解决杨树污染问题也是不太现实的。建议国家林业部门,一方面可以培育无杨絮的杨树品种,把有杨絮的树种逐渐取代。二是多培育出其他的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成才率高的其它品种的树种。希望我们农村的环境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受杨絮的影响,还我们广大的农村一个清洁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