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后浪》为什么火了?
后浪,前浪,年轻人《后浪》为什么火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青年,这个视频几近嘲讽,谁从小就可以追逐自己的兴趣?社会的资源到底与我们何干?房价高涨,疫情冲击,无尽加班等等,这是我们正经历的青春。人家住着群租房,吃着廉价外卖,根本不觉得自己这辈子可以买房,你还在那一个劲地说人家过得真好,骂谁呢?
当然以上三种人都会让《后浪》火起来,前两种人会点赞、转发,最后一种人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切都是流量。毕竟站在传播的角度,是否吸引注意力比是否为大多数人认可重要得多的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以及空间,最近都被这样一条短视频刷屏了——《后浪》。
这则视频是由bilibili制作,国家一级演员何洁出镜演讲,于5月3日首播于哔哩哔哩的短视频。
在这则视频中,何洁代表“前浪”,面向青年一代,表达认可、赞美与希冀。
那么,这则只有三分钟的视频,究竟为何而火?
因为尊重。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视频的开头,何洁面向镜头,向“前浪”发出倡议,“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接下来的大约10秒的视频,开始表达,来自“前浪”的,满怀羡慕。
一直以来,80、90后总是被贴上“不负责任”、“叛逆”等等这样负面的标签,年青一代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而在年青一代,也是新世纪的新一代少年,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获取与分享,变得更加容易,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互联网,自由地学习一门语言,欣赏一部电影,可以去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追寻遥远的诗与远方。
因为认可。
年轻的一代,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将传统的变成现代的,将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我们尝试将自己的热爱用自己的方式和朋友分享,和世界分享,和世界干杯。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年轻”,并不意味着冲动,莽撞,不负责。
相反,“年轻”,是“创新”,“活力”,“奋斗”的代名词,数不尽的青年,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中国的青年,中国的明天。
有人说年轻人“玩物丧志,败家”,可是你知道么,中国的MC团队,在《我的世界》这样一个沙盒游戏中,完美复刻故宫盛世实景,被故宫博物院纳入永久收藏;
有人说年轻人“崇洋媚外,忘本”,可是你知道么,现在国内最早流行的《冰与火之歌》的翻译本,是由屈畅这样一位“非专业人士”翻译而来,而许许多多的字幕组,不仅将国外作品翻译成中文,也承担
有人说年轻人拍视频就是想做网红,妄图一夜爆红。
可是你知道么,网红李子柒拍摄的一系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在国外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上爆火,让世界网友看到了真地道的中国美食与文化;
B站up主林晨同学拍摄的一系列关于武汉的视频,告诉了所有人,那个为了世界的安全而努力的,安静的武汉。
林晨同学vlog截图
甚至知名的汉服博主“锦鲤本鲤”,在2月的时候断更一个月之久,只能拍一些工作日常,因为她还有一个身份——援颚医疗队护士。
因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其实平心而论,《后浪》这则3分钟的演讲,有些细节方面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这篇演讲,却道出了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声。
一直以来,年轻人常常因为追逐一些前卫的流行文化,而备受质疑与否定,甚者会说,一代不如一代,而我们的努力却往往很难被看到,被认可。
而B站一直以来承担的角色,就是一个让年轻人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自由地交流的社区,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才艺,无须担心嘲笑与非议,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同样,在这里,也可以用青年人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的关切,对世界的热爱。
与其说《后浪》是B站对青年人的五四献礼,不如说,是社会对广大青年的一次认可,与鼓励。
从今天起,做一个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少年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致敬新青年!《后浪》刚刚获得央视的点赞。感谢央视鼓励如此奋斗,前行的新青年。这是新青年们的新希望。励志会让你更优秀!冲出亚洲,拯撼全球!人生,几十年,遇到这样优秀的青年!追梦才刚刚开始!《后浪》不放弃艰难前航,新青年们的坚定革命信仰。才是对全人类的贡献!祖国需要你!一战永远!!!//@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奋斗才不负青春!一起加油![/cp]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后浪》能火,其实很大原因在于哔哩哔哩抓住了时机,也抓住了人心。
五四青年节,那是青年人的节日啊。一百零一年前,无数热血的、洋溢着浓浓爱国情怀的爱国青年奔走于民族危难之间!那时的青年在干什么?在救亡图存,在以自己仅有的微薄力量——知识分子、工人、农民……他们没有任何私心,一心为国,打倒列强,实现民族独立。
现在的青年在干什么?在996的现场,在柴米油盐的独立空房,背负着一个又一个生活重担和厚重压力。太需要这样的一个声音了!跳出物质生活的范畴,谈谈诗和远方,寻求一丝温暖希望,以便更好地冲向前方,实现民族复兴。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后浪》刚出来时一阵夸赞,过了风头后人们开始批判。我们太容易被音乐、语言、现场和氛围所感染了,毕竟感官才是我们的第一接收器,在理性之前。被这么庞大的话语系统所震撼,潜意识似乎在告诉我们——
上一篇:小学生玩“吃鸡”14分钟花掉4万多元!苹果客服:坚决不退钱!你认为应该退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