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要怎么教育才能不走自己的路?
孩子,自己的,父母孩子要怎么教育才能不走自己的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确规范,不过于插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做为父母都对孩子有着美好的期望,那每个孩子确实又是不一样的,你希望孩子能走自己的路,做自己,这是非常好的。
那我们怎么做呢?
1、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决定权。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尽量不给孩子答案,引导孩子多思考
4、分清责任,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能自我负责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不要毁灭孩子的希望。
总的来说,孩子有无限的可能,不要给孩子设限,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需要的爱而不是我们认为的爱。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是在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的,那么他们多少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从性格、三观等方面都会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学习长辈的一些缺点,不走所谓父母的老路呢?
其实我们通过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带孩子走出去,多交朋友,并且虽然孩子很小,但是很多事情也已经让孩子自己做主,在这样环境成长下的孩子会比较成熟,注意,不是所谓的懂事,而是思想成熟,比较有主见有责任,在看过了多种工作多种人生后,他自己也会评判自己的喜好,而这其中,父母也不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意愿,比如现在很多家长还是想让孩子稳定,找公务员或者教师的工作,但是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无奈父母的唠叨。父母应该大胆一点,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出去闯,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要总是在唠叨一些自己的想法。一个人思想上能够独立自主后,他一定会有很多适合自己的想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教育关键是靠引导,还有他的成长环境因素,不想孩子走自己老路那家长根据孩子情况去引导:
第一、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有意识往那方面去引导!
第二、给孩子多创造自身特点环境需要!
第三、多接触外部环境或请教或借鉴孩子自身特点的老师和家庭
总之,孩子的教育需要从小靠家庭的引导和教育,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去循循善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云曾预言:未来最赚钱的4个行业,其一便有教育。
新时代的人才,都是全方位的人才,而且掌握了高新技术,所以说,教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没有经过教育的人,不管未来从事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迟早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头条公开课新手课堂 @头条公开课
不想孩子走自己的路,有可能说明你曾经接受的教育让你走了一条不太顺利或不太满意的路。那我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看几个时间截点。
1905年,经历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但那时的教育普及率仍让很低。
1966年,文化大革命推翻了推行多年的高考升学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此时带上了紧箍咒。
1995年,“211工程”正式启动。
1998年,“985工程”正式启动。
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正式开启。
2017年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现在在思考教育孩子的人,应该都是上个世纪生的人吧,如果当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到现在来看的确竞争力不够。没有大学文凭,就少了很多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尤其当时普遍上完初中就算教育生涯结束的几代人,现在大部分都是蓝领,生活必然是要辛苦劳累些。
而接受了教育的那几代人,60年代的父辈们,他们接受了高考的洗礼,上了大学的现在都混得不错,八九十年代接受了中专教育的基本都分配到了工作。我们八十年代生的,虽然已不能分配工作,但大学生开始普遍增多,硕士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继续攻读博士。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大学文凭成了标配,开店的、开滴滴的,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都有大学文凭。
中国的科举制度以及高考升学制度对我们影响太深,“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把应试教育当成获得金钱、地位和其它资源的最重要手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