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解决年轻人的悲观?
悲观,的人,自己的怎么解决年轻人的悲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想做成一件事,需要长期的踏实努力,只靠想永远都不会实现。
有些人羡慕别人的成功,他只看到别人成功后得到了什么,却看不到别人走到这一步付出过什么,以及背后要承受的巨大压力。
他也想成功,于是简单查一点资料准备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刚做没多久,发现没什么进展,他觉得自己做的这些小事没有意义,于是就放弃了。然后会找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
这样的尝试次数多了以后,人的自信和积极性就被磨光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它会让你不敢再尝试,甘做一条“咸鱼”。
想解决悲观问题,首先要让年轻人先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分量化,这一步非常关键,一定要跟据现实情况制定计划,一点一点去完成,慢慢地信心就被找回来了。
我们现在总是强调速度、效率,以及对爆红、暴富的大肆炒作,其实是容易造成焦虑的,焦虑会滋生浮躁,浮躁会给自己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以失败告终,由此造成的恶性循环会让人越来越悲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读点书,多经历一些事情,会发现自己的伤春悲秋其实没有必要,世界上悲惨的事情多了去了。有了的人在战火连天中,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也许下一秒就结束生命了;有的人整天为了如何吃饱饭而绞尽心思,从事着危害生命的工作;有的人在风烛残年,仍然在寒风瑟瑟中为了生活而奔波。开阔一下视野,看一下各色各样的生活图景,年轻人会发现,自己有心思,有时间悲观,是因为自己有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闲情去想东想西。
生命这趟旅程,有苦有乐,既然避免不了痛苦,又必须继续活着,那就活的精彩点,不枉来一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悲观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的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
悲观成习的人绝不是个“马大哈”,他没学会“马大哈”对人对己的做法,不会得过且过,也不能对人对己都马马虎虎,相反,处事谨慎,处处提防自己行为不要出格。一旦有了行为的失误,总是害怕大难临头。同时,悲观的人也有很强的“良心”自监力,即使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他也决不饶恕自己。
容易悲观的人是与世无争的好人。他们心地善良,洁身自好,习惯在处世中忍让、退缩、息事宁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生性胆小、怯懦。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言行不检“负责”,甚至对别人的过错也“负责”。明明是别人瞪了自己一眼,他也会立即觉得自己肯定作了不好的事。
极端悲观的人常用反常性的方法保护自己。越是怕出错,越是将眼睛盯在过错上。一句话会后悔半天,人家并未介意的事他也精神过敏。他对人际冲突极为恐惧,解决人际冲突的办法也很奇怪。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打了,他还跟着打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给自己惹是生非。
与别人发生冲突,在对方恃强要挟之下,他会当众打自己耳光,以求宽恕。同时用这种办法来平衡自己的苦闷,“因为我该打,打了自己才心安理得”。
人们经常不自觉地用一种刀子来刻画自己的形象,“因为我是忠厚无能的人,所以我能忍气吞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0声,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指责对方”。这一形象一旦刻画成功,品尝。“后悔”的苦酒就成为一种自我安慰的享受。习惯成自然,一事过后,不是寻求胜利的喜悦,而是寻觅不幸与失误。只有打破这种感情体验的习惯,只有不再沉湎于后悔体验,才能很有效的克服悲观情绪。
开朗人的特点是把眼光盯在未来的希望上,把烦恼抛在脑后。只要让更具有意义的事占据你的脑际,你的心才会亮堂一点。
有的人害怕行为失误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其实真正危险的不是危险本身,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你如果在最担心害怕的时候,向自己大呼一声:“我豁出去了!”可能就不那么担惊受怕了。培养洒脱、豁达的性格,会让你终生受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民族的掘起,一定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减少对,年青人压力,方能赢得一个民族的平衡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解决别人不如解决自己
如果提问的本身不是年轻人的话,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别人所表达的也并非是真实想说的,又怎么能确定是真实的悲观呢?
上一篇:人粪尿如何发酵变肥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