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是什么意思?
牧童,旷达,野趣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与牧童争野趣, 堪谁旷达比渔郎。
作者宋班胜,今安徽省枞阳横埠人。自翊为个体户,喜文泼墨,热爱生活!三十余载笔耕不掇,时有新作问世,其诗体古为今用,雅俗共赏,生活气息很浓。“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诗句出自其《钓鱼赋》二十五篇中的第十篇的最后两句。
钓鱼,人们生活之余最普遍的文体娱乐之一。然而,在作者的眼里竟成了诗歌般的存在:“钓鱼是一种让人上瘾而又充满乐趣的工作,坐在岸边看着水波荡漾闻着水气传来的香味仿佛如画一般,坐在岸边从春天的春花看到秋天落叶,迎来朝阳送走晚霞,心情豪放也会夜宿土庙旁,架上一个火锅喝着王八汤,这种活法不亚于放牧的牧童的情趣,谁又能够象我这个“渔郎\"一样有着开朗豁达的胸怀呢″!?全诗从头至尾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作者的豪爽开阔的胸一怀,最后两句先说牧童有自己的情趣,我这个“钓鱼郎″的生活与之相比又会差在哪呢?由此看出作者还有点点的童心未泯,诙谐幽默的自嘲情绪!
诗歌做为描人绘景的载体,整首诗必然要有“诗眼″暗蓄其中,可单独成意,亦可全诗成为点晴之笔,要想领略其意境,最好是全篇通读为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艾佳,我来回答。
“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出自宋班胜《七律/钓鱼感赋》之十,原诗如下:
钓鱼有味兴难忘,风画波纹水异香。
坐视春花秋叶落,站看朝旭晚霞光。
夜禅土庙狂飙大,餐饮火锅王八汤。
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
诗句大意
钓鱼有瘾啊,看那风吹波纹,看那水面飘香。
钓鱼有趣啊,看那春花秋叶,看那朝阳晚霞。
钓鱼有乐啊,晚上住庙,白天吃火锅。
钓鱼有情怀啊,不和牧童争什么野趣,渔郎的旷达不羁谁与争锋?!
作者简介
宋班胜,安徽铜陵市枞阳县横埠人,个体工作者,勤于笔耕,三十余年不间断,已创作千余首。
小结
由全诗看来,“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是点睛之笔,也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全篇都在说钓鱼的情趣,作者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感受的描写,表达对于垂钓的喜爱,最后在结尾将牧童小儿之乐与渔郎之乐进行对比,抒发了作者豁达开朗的性格和美好的生活情趣。
有关牧童的诗,朗朗上口者大有之: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
唐 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山中
唐 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牧童
宋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此诗虽然意境、遣词、内涵不如前代大师们,但是有关旷达、情趣的描写,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是艾佳,一家之言,聊表己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这是安徽横埠人宋班胜所作《七律.钓鱼感赋二十四首》第十首中的最末二句。意思是说,钓鱼自有钓鱼之乐,其兴味自知,就不用去和放牛的孩子争什么田野之趣了,比来比去,还有谁能比渔郎更加旷达自足的呢?抒发了作者开朗的性格和美好的生活情趣。
从网上查阅得知,宋班胜,安徽铜陵市枞阳县横埠人,个体工作者,勤于笔耕,三十余年不间断,已创作千余首。据说,横埠镇有横山村,近些年乘政策春风,一步步上演”变形记”,2017年获得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明村,2019年更是获得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置身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变化,以及山野自然之美与心灵精神之美之间,怎能不激发诗人高昂的创作热情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宋班胜-七律/钓鱼赋·赋想连篇二十五首中的第十篇
钓鱼有味兴难忘,风画波纹水异香。
坐视春花秋叶落,站看朝旭晚霞光。
夜禅土庙狂飙大,餐饮火锅王八汤。
不与牧童争野趣,堪谁旷达比渔郎。
寓意:不与牧童争夺山野的情趣,旷达不羁的风趣谁能比过渔郎呢,深度表达了钓鱼的情趣与钓鱼人的旷达心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超然物外的隐逸境界,因为难以得到,才有向往。
上一篇:如何戒奶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