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读书人的使命是什么?
读书人,使命,的人读书人的使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读书人的使命,当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为国家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虽为万世开太平有点不太可能,但保当世无人敢犯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建设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国人都该肩负起的责任,而作为读书人,行当仁不让的站在领头的位置。许国以富强,就是当代读书人最大的使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人的使命。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周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但是作为平民百姓的我们,读书的使命只是为了能找一个好的工作,或者说希望改变一下未来,让自己及家人生活过得充实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递正能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秦到民国止,中国读书人以士为目标,以守道、行道、卫道、弘道为己任。由于今天的读书人群体的扩大化,读书人的使命也变成普适性的修身、齐家。
古代读书人的使命,其实就是儒家文人士大夫的使命。其思想的实质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儒家认为弘扬治平之道的根本在人,特别是用儒家思想塑造的,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懂得所肩负重任的士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直到今天,仍得到不少读书人的高度认同。士人的“任重而道远”不仅仅是维护、弘扬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还有义务使这些仁德普及于社会,这就是治国平天下的责任。
孟子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又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提倡养浩然之气,为读书人树立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仪容。而荀子将读书人分成了在野与从政的不同,认为“仕士”应是“厚敦者也,合群者也,乐富贵者也,乐分施者也,远罪过者也,务事理者也,羞独富者也”。而“处士”则是“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著是者也”。
孔子更是直接对士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士必须恪守的道德是仁义、忠信、孝悌、友爱、宽厚、守礼、知耻等。儒家所重视的修德,其目的就是使士人成为道德完善的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身,欲正其身者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直指儒家文人士大夫的核心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一步阐述。
今天,由于读书人群体相比古代得到极大的扩展,所以读书人原有的精英特质消失,而变成了“知识分子”这一具有大众特征的称呼。
读书人的精英阶层所具有的修齐治平的使命感有继承有发展,但也失去了原动力。更多的读书人的使命,由修齐治平降低为修身敬德。这不是社会的退步,而是社会的进步,毕竟只有做好自身的修养提升,才能具有高尚的品质,也才能承担更高的使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之初心,真心喜爱也,非好利好官好色也,亦非好名也。凡是以功名利禄为初心的读书,都不是真读书。
真的读书人,皆为好明者,其修己以敬,慎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真的读书人,谨以天下为己任,其修身以安己,以致家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以上的使命属于真的读书人,一般的读书人的“使命”是什么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一般的读书人的“使命”是什么呢?书中自有千人捧,书中自有万人羡。
所有人都希望别人是真诚的、利他的,而不是虚假的、自私无度的。但有些人,却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真诚的、利他的,自己有没有成为虚假的、自私无度的,活成自己最初本心并不喜欢的那个“自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