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山水诗从何而来,有哪些大诗人?
山水,山水诗,诗人山水诗从何而来,有哪些大诗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楚辞,相关大诗人有陶渊明,谢灵运,曹植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早的山水诗来源于魏晋,刘宋时期。他们大都寄情于山水,隐居于山林。看透了当时朝庭的黑暗,而且当时玄学盛行,像竹林七贤,谢灵运,陶渊明这些人都是代表。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都是写田园生活的诗,因此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唐朝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世称王孟。孟浩然:写羁旅之思的,《宿建德江》,写农家生活的《过故人庄》,都是其代表作。世居襄阳,所以也称孟襄阳 王维,字摩诘,号摩摩诘居士,山西太原人。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诗佛之称。是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鸟鸣涧》、《鹿柴》、《山中秋暝》都是他的代表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
最早的山水诗歌,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
他最早出现形式,是2500多年前《诗经》诗歌整理部分。
风雅颂三类诗歌,尤其以风雅包含的山水诗歌最多。
“风”:既是劳动人民风土民情诗歌,其中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
“雅”说的是朝廷礼乐,官吏士大夫的作品 也有一部分是游山玩水时的颂歌。
我认为这就是山水诗最早的来源出处。
《诗经》二雅,谷风之什;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彀,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曰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简述:
冬天风凛冽,狂风呼啸急。他人皆好过,我何有灾祸?
山上有花草,果梅遍山坳。被虫毁坏了,草木何过错?
看那清溪流,有清亦有浊。我时遭灾祸,怎么能好过?
滔滔汉江水,南国众河归。尽心为仕途,怎不亲信我?
山水诗大诗人,首推唐宋八大家,每一家都是山水田园诗的高手。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可是以景言志——不屈不挠而又极端孤独的精神面貌完美写照。
极其简短的20个字,谌定为后世山水诗歌的题材和范本。
耶骆驼2020年9月5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水诗由刘宋谢灵运而起。
《宋书 ·灵运传》:“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深密则不如也,所著文章传于世。” 谢灵运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将眼前景色和各种情绪纳入到诗的体裁中,上承诗经、楚辞、汉赋,开拓出了山水诗这一脉,被誉为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的山水诗,第一次真正将自然山水景致引入到文学作品,将山水之物由叙事抒情的陪衬之物,塑造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其诗作不仅把诗歌从变味的玄言诗中拯救出来,更是丰富了诗歌的技巧和表现形式。《文心雕龙 明诗》 :“宋初文咏 ,体有因革 ,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说的就是此段佳话。
代表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山水诗到唐朝发展壮大,并形成了三个流派
1、儒家山水:代表人物孟浩然
2、道家山水:代表人物李白
3、释家山水:代表人物王维
孟浩然的清
孟夫子虽然没有中举,但其行文和行事依然是儒家风范,特别是将陶渊明的田园和谢灵运的山水相结合,开拓了其山水田园诗的具有诗风。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质就是“清”。杜甫夸他的诗为“清诗”、李白形容他的诗为“清芬”。这种“清”是一种平淡而又朴实的叙述,是舒朗的意象、是萧散的神态,而营造出的一种似淡实腴的审美意境。
代表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太白的仙
太白的山水诗充满了豪迈与激昂,常以奔放气势贯穿全诗,节奏高耸而驰骋纵横,气韵夺人。太白前半生拥有较强的功名心,寄希望于自己所秉持儒家理念,匡扶天下,封侯拜相。但现实生活中的挫败,让其时常陷入愤懑失望,出尘离世之感。
这种出世之感,让李白又拾起了神仙道教信仰,使其向往一种不受拘束的逍遥境界,以“谪仙人”自封,形成了狂浪不羁的性情和洒脱飘逸的风格,这些都构成了李白山水诗“仙”的基调。
代表作:《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王摩诘的禅
王维山水诗的一个特点就是以禅人诗,诗中既蕴含禅理又不乏无限禅趣。诗人以一种“禅”的眼光来看人生、看世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都在有无色空之际。这种禅法渗透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便以具体诗境来和这种禅理相印证,诗境和禅境相映成趣,使诗歌呈现出空明摇曳,似有若无的妙境。
代表作:《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上一篇:考研还是保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