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是如何度过今年疫情的?失业了么?
疫情,自己的,的人你是如何度过今年疫情的?失业了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是对于全国人民来说都是突如其来的打击。起先,不仅仅是焦虑、恐慌、烦躁的负面情绪在蔓延。后来,因为停工停产,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工作和经济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压力。很多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导致很多人被迫失业或收入减少。甚至有人不堪重负,破产或跳楼,令人唏嘘遗憾。
工作的价值在疫情面前,更多的体现在收入的获得与基础生活的保障。从另一个角度,工作本身,其实反应的是多大程度上我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是在疫情期间,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时刻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并不断保持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被淘汰。
其实我们一生需要工作几十年,所以短暂的失业和影响不要担心。毕竟我们要充分理解接受客观环境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充分利用这个阶段,重新积极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勇于发现更接地气的商机和事业机会,并积极参与一些培训项目给自己充电,为迎接复工和职业继续发展做充足准备。
在疫情期间,不同的人的应对策略和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的人格特质与能力倾向。
作为心理咨询师:
疫情期间,我做了很多心理热线公益工作。这让我无意间提升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胜任力。此外,我还报名了参加一个蓄谋已久以前没时间参加的心理学系统培训课程,每天大约1小时的学习时间,让我意识到我始终在前进。同时我开始入驻今日头条,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努力,已经获得了身份资质加V认证和优质心理原创认证的肯定。这些都意味着开始,而非失业。这条道路,我意识到我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至少几年时间。
此外,我除了心理咨询师,还是一名从业多年的产品经理:
我充分思考了今后生活要求并结合我的职业规划,我选择报名了产品经理系统职业化培训课程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打算集中再次提升培养下自己的职业能力,往人工智能领域方向转型。因为我意识到,这个领域在未来5-20年都是趋势,而市场永远需要相关领域的人才。
我老公因为受疫情影响,经常在家办公,即使到单位也是隔天上班,收入有所减少。但是他也可以很好的接受客观现实,调节情绪。与此同时,他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学习新的职业技能、考虑重新择业并增加副业。
有时候,危机也孕育着机会。
行动就意味着转机。
改变意味着前进。
学习意味着充电。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成长和努力。
前提是,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别担心,别害怕。
开源节流,坚定信心,一起渡过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是邻家小钱。一名建筑工科女。我的工作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结束生娃带娃的生活,重新踏上工作岗位不到一年。从准备复出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始规划自己,从生活与工作两个方面。生活上主要是自律,控制体重,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工作上开始学习大量课件,拓展新的领域,首先先助力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其次是冲刺建筑证书,从疫情前就开始看书备考,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成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这个寒冬来临之前,我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过去的我,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很担心裁员的来临,一直都在想怎么去赚钱的事情。
“只要你愿意伸出手,你就能在这个时代抓到钱”。
比工资多几倍的收益机会,藏在上班以外的渠道里。
我是这样开启我的副业之路的。
1、找到定位精准发力。
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三叶草和兴趣星空图,梳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变现的能力、渠道,最后我选择了从写作这条路开始。
2、死磕自己不断尝试。
给自己定位后,开始大量读书,从零结识牛人、找兼职、搜罗多方信息,在各大网站寻找赚钱资源。
帮人写稿,从第一笔稿费70元到一篇5千;写书评,从无人问津到约稿3千一篇;做线上课程分享,拿到分销收入和商务合作;打造出个人品牌,接广告、做ip买卖……
一步一步从零开始,用不下10种的方式,获得多渠道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疫情之下,人间百态。
时间过得飞快,从春节假期始,延长的假期至今已经五个多月了。这些赋闲在家的日子,我们的言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世界,是否正在悄然改变?大多数的人,包括我自己,每天早上开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今日疫情数据,在起伏不定之间,我们忐忑,茫然,又带着些许煎熬……然而,我们以为相同的假期里,依然有着很多美丽的故事在发生。而如何度过这段略显冗长,又相对孤独的时光,似乎更是我们很多人不同的人生写照。如果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产生的,那么这次的疫情就像是一个加速器,无声无息的拉开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英国著名教育家赫胥黎说过:“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同样都是“宅”在家的时光,有人充实,有人空虚。有人凌乱不堪,有人秩序井然。而总是能按照自己节奏生活的人,在疫情的悠长假期里,依然会好好吃饭,按时睡觉,不忘读书,工作与休息,一样都不会耽误。
上一篇:如果你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只剩一个单身母亲,你同意他与另一个男人搭伴养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