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瓜的白籽是怎么培育的?
西瓜,胚珠,子房西瓜的白籽是怎么培育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搜狐网
广告
白籽西瓜是咋回事?真是被催熟的?听听专家西瓜瓤是红色的,但西瓜瓜籽却是白色的,这是咋回事?会不会打过催熟药?白籽西瓜是咋回事?真是被催熟的吗?今天,小编带您一探究竟!
白籽是什么?
我们吃的西瓜,从植物学上来说其实是一个果实,而瓜籽,则是西瓜的种子.对于西瓜的果实和种子来说,它们则是分别由西瓜花的子房,以及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
如果大家对于胚珠没有什么概念,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常吃的蔬菜——黄瓜当中那白色、柔软的“黄瓜籽”——那就是黄瓜的胚珠。西瓜的胚珠和和黄瓜类似,不过当西瓜的雌花授精之后,胚囊即开始进行发育:受精卵不断分裂分化成为胚,而受精极核则分裂分化为胚乳,并被子叶吸收,最终形成了瓜籽的“仁”。
同时,胚囊外侧的珠被细胞也在分裂和分化,并且进行了加厚,成为了瓜籽外部那深色而坚韧的“皮”。
而在种子发育的同时,整个子房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种子发育活动的刺激下,子房壁和胎座细胞不断分裂膨大,使得整个子房变得膨大疏松起来。
同时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被运输到膨大的子房壁和胎座细胞中储藏起来,使其变得厚实而多汁,成为了我们吃到的西瓜瓤。
然而,如果胚囊不能发育为正常种子,自然也不会形成种子内本应具有的“仁”和种皮。
因此,我们看到的“白籽”,它的本质就是没有发育,或短暂的发育了一段时间就停止发育的胚珠。这些胚珠内部没有成行的种仁,珠被也没有加厚和变色,因此看起来就成了柔软而色白的“白籽”。
“白籽西瓜”怎么产生?
造成胚珠变成“白籽”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胚珠没有受精,没有启动发育;
二是虽然受精发生,但胚珠却无法正常发育。
因此,形成“白籽西瓜”的原因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花朵受精不良,另一类则是人们故意阻断胚珠发育所致。
对于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于上市时间较早的西瓜,或大棚西瓜中。因为这些西瓜花期较早或处于大棚之中,传粉昆虫较为缺乏,雌花不能充分授粉,因此相当多的胚珠不能受精,由此形成了不能发育的胚珠。
而第二种情况,则出现在人为培育的无籽西瓜中。普通西瓜是二倍体植株,细胞内含有两组染色体,可以正常结籽。
当用秋水仙素等试剂处理西瓜后,可以使其染色体加倍,成为四倍体西瓜,这样的四倍体西瓜也能结籽。然而,当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三倍体的种子。
这些种子生长开花之后,它的胚珠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染色体的分配会发生混乱,因此即使受精之后,胚珠也很快停止发育,由此即得到了不用吐籽、方便食用的无籽西瓜。
使用激素并不等于催熟!
那么有人会问,既然人们会通过使用植物激素使得未授粉的西瓜果实发育,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白籽西瓜”是催熟的呢?其实,这实际上是植物激素的正常使用方式。
事实上,植物的一切生理活动,都在各种植物激素的严密调控之下。植物体内的激素必须在适当的时刻合成,达到适当的浓度,并在适当的时刻分解,这样才能使得植物的生理活动准确有序的进行。
而对于人工施加的外源植物激素来说,也必须适时、适量的使用。对于西瓜而言,对未授粉的花朵施加外源激素,其目的是为了模拟正常授粉西瓜内的激素水平,从而刺激子房进行正常的发育,这是一个正常的人为的补偿作用。
而所谓的“催熟”,则更多的是指通过外源性激素处理,加快果实成熟过程,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事实上,“催熟”这一过程更多发生在已经采摘的水果的“后处理”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香蕉还在青涩坚硬的时候就采摘和运输,当到达销售地点之后,再使用乙烯进行“催熟”,来很快到达可食用状态。而对于发育中的果实来说,则很少进行“催熟”。
对于西瓜来说,当幼瓜发育到一定大小时,就要严格控制外源性激素的使用,因为不适当的激素使用,反而会造成西瓜过快膨胀或不均匀发育,从而造成裂瓜、歪瓜等情况,得不偿失。
综上,我们看到的“白籽西瓜”,其实是人工培育的无籽西瓜或是没有经过授粉的西瓜。对于没有经过授粉的西瓜,人们的确会通过在特定时期施用适量植物激素等手段,来达到促进果实正常发育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规的生长调节手段,并非“催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吃的西瓜,从植物学上来说其实是一个果实,而瓜籽,则是西瓜的种子。植物产生果实,其任务就是保护和更好地传播包被在其内部的种子。
对于西瓜来说,为了能让种子随着动物进行传播,因此西瓜内的胎座部分,变成了多汁味甜的果肉,以此吸引动物的取食,这也使得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甜美可口的西瓜。
对于西瓜的果实和种子来说,它们则是分别由西瓜花的子房,以及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
如果大家对于胚珠没有什么概念,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常吃的蔬菜——黄瓜当中那白色、柔软的“黄瓜籽”——那就是黄瓜的胚珠。
西瓜的胚珠和和黄瓜类似,不过当西瓜的雌花授精之后,胚囊即开始进行发育:受精卵不断分裂分化成为胚,而受精极核则分裂分化为胚乳,并被子叶吸收,最终形成了瓜籽的“仁”。
同时,胚囊外侧的珠被细胞也在分裂和分化,并且进行了加厚,成为了瓜籽外部那深色而坚韧的“皮”。
而在种子发育的同时,整个子房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种子发育活动的刺激下,子房壁和胎座细胞不断分裂膨大,使得整个子房变得膨大疏松起来。
同时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被运输到膨大的子房壁和胎座细胞中储藏起来,使其变得厚实而多汁,成为了我们吃到的西瓜瓤。
然而,如果胚囊不能发育为正常种子,自然也不会形成种子内本应具有的“仁”和种皮。
上一篇:大学网课第一次忘记签到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