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业如何才能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
农业,农民,农业机械农业如何才能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业如何才能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理环境利于机械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认为:
农业如何实现智能化?达到如何的程度,才能实现农业成本和产量的稳定增加呢?首先,农业生产的参与者,根本的还是需要传统农民的参与,这也许只能算一个情怀,毕竟中国传统了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不能缺少真正的农民!在我们农村有一个俗话,叫做庄稼不收年年种,在我理解的意思就是我身为一个农民,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即便是没有收成不盈利,也要坚持把一个根,一个种子流传下来!那么农业智能化,现代农业在淘汰传统农业的生产工具的时候,首先要淘汰的是传统农民,或者说传统农业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在亿万农民脑子里的,流传了几千年了,相比于之前用拖拉机淘汰老牛,用收割机淘汰镰刀,简单的工具好说,改变习惯也好说,要做到翻天覆地,并且让农民变得更职业化,则需要软硬兼施!
这个改变的过程,机械化实现了,智能化也实现了,就要培养农民会使用,懂保养,还要让农民知道,智能化不是做出来要噱头的,我们在旋耕机上装定位系统,是要实现监测机械化的过程,提升耕耘的效果,优化耕地在管理过程中对水肥的施用效果。农田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监控设备,传感器,因为我们要更了解我们作物的生长情况,气候条件,让智能设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该什么时候防治病虫害。并且用多少量的药,还要保证食品安全,还要降低成本,还要提高产量。
现在国外如荷兰,以色列这些国家的农业智能化达到了领先的地步,产量和人均产值都是中国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自然界的光照,水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而中国依旧是粗放的管理方式,所以这个改变之路还是相当漫长的,但这也是必由之路,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今后将有更多的农民退出农业生产,也会有更多的机械代替人工,也应该要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里!
希望能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最基本的是教育,要培养出大量的农业专家,农机专家,气象专家,自动化专家,大数据专家,通讯专家,等等各种各样的基础性人才。分步骤地将零散的土地集中,实施大规模的无人化机械操作,实现传统农业耕种模式,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再逐步建立更多的无土种植基地,慢慢地实施农业种植工厂化。将来从事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的农民,将会被各种专业的专家,博士所代替,未来,将会没有农民这个词,未来的种植也不局限在农田里,会种植在任何一个地方,未来的农业就是工业,就是工厂化作业。真正让农业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首先必须集体化有长远的工观划大面积有利于机械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机械化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实现,最低的条件必须满足几个基本条件,1、土地资源情况:2、经济基础:3、技术人员配套:指机械使用与种植品种的技术人才:4、种植产品的产、供、销、市场定位和市场需求品种的销售渠道:这些条件都是保证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决定和维持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前景就是投资回报率与收益的效率“利润率”这些数据就是最终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业如何才能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
农业实现全方位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长期的统筹规划投资。
老赵认为首先最要解决的还是土地集中耕种的问题,否则无从谈起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结合我国的土地实际情况,凡是有条件集中的土地首先完成集中工作,第二保证土地流转集中在一起的时间稳定性,不能说某一个种植企业,流转了1000亩地,而这1000亩地的原有承包户,想什么时候收回就什么时候收回,这不行,最好让没有意愿种地的农民,终身放弃土地,否则粮食种植企业,就无法持续的开展工作,实现农业机械代,智能化,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上一篇:怎么解决芒果花杆过长的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