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有多少?我们未来应该有哪些办法去应对?
儿童,农村,父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有多少?我们未来应该有哪些办法去应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 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以湖北省枣阳市的三镇十四村为例,抽样调查了17所中小学,根据班主任所提供资料以及最近几次大型考试成绩表分析可见,“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 %,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班级前20%)。据老师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而农村老人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下,有些甚至是文盲,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儿童,这就造成了监护人无法给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因此,更多的教育监护责任被“转嫁”给学校,但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普遍不足,专业资源也相对匮乏,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常常是有心无力。
(三) 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只是把精力放在孩子的生存和生活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监管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留守女童的安全问题更加突现。这是因为大部分女童软弱无助、对生理知识毫无了解,造成其缺乏性安全防范意识,因此,留守女童的生理、心理比留守男童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性伤害。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儿童居多。同时,交通安全隐患和溺水造成的悲剧也居多。一方面是孩子生性玩劣,交通意识淡薄,视交通规则而不见,恣意地在公路上骑车或嬉戏;另一方面农村多塘坝、沟渠,孩子喜欢偷着去游泳。结果交通及溺水事故的死亡悲剧多数发生在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身上。以上的所有案例都说明了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教育,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如今,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经变得尤其令人担忧不已了。
三、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亲情缺失、学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会教育空白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关爱,留守儿童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到他们对外界的认识,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据相关数据表示,在将近2千万留守儿童中虽有88.2%的留守儿童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但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甚至还有8.7%的儿童与父母没有联系。其中有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聊天。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留守儿童严重缺乏亲人的关爱,这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加重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原父母的监护责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这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大部分对留守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生怕不能在儿女面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所以过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有时还要替孩子所造成的过错承担责任。另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隔代亲成为了教育的障碍,老年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监护人的过度溺爱或放纵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
(三)学校的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教育上也是如此。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越来越大。以某一省为例,其缺口已达9亿元,并且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来弥补这一缺口。全省农村中小学教育负债达25.3亿元,占全省教育负债的79.7%,严重的负债率导致了农村学校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而且政策性补贴及福利费全靠学校自己解决。教育资金的严重缺乏使得农村学校教师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教师大多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
(四)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相当不够,使得留守儿童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据有关人员调查中的三个镇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留守儿童任何实际的问题。薄弱的社会教育,匮乏的教育资源,陈旧的教育观念,这些因素导致了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此外,农村的相关部门对一些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不能有效管理,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需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四个方面切入,全面地认识目前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做好解决对策,让数量不断增加的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政府积极改革制度为起点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首先要从政府入手,政府要积极改革户籍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其一,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其二,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其三,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其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为此,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横向上,各部门应协调一致以尽本部门应尽责任;纵向上,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②。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具体可以借鉴江苏省在2006年秋季尝试的给外来务工就业农民发放《义务教育证》的方法,拥有《义务教育证》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可以到城市教育部门指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这样就解决了处于义务教育体制之外的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不至于是其子女成为留守儿童而缺少父母的关爱。
上一篇:有哪些您认为不可养殖的野生动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