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爱小孩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孩子,父母,自己的爱小孩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爱小孩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总爱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美其名曰:“这都是为了你好”!而作为传统教育理念或研究专家者所说,这就是“爱之深,责之切”的体现。
这真话的确没有错,也是客观现状的真实反映,更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但是,若真较其真来,没错也不一定对,为儿女好,也不一定被赞赏,尤其是不一定被认可,会领情。
其实,家长的过度用心,不厌其烦的”为你好“,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们不仅不领情,不感恩,反而会更加反感,甚至抵触。
究其原因,这就是,思路不对头,方法有欠缺,好心办坏事,下力不讨好。
对此,个人建议,家长们要学方法,改思路,换套路,绝对不要一厢情愿,自认为自己做得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就一定听,一定会感恩领情,这是大错特错的。
所以,研究孩子们的心理,跟上时代的步伐,讲究对孩子们的说教引导技巧,采用新的教育观念,结合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以理服之,以情感之,我相信,没有不通情达理的孩子,没有焐不热的石头,没有不溶化的冰块。
这是每个家长应该考虑和认真改进的首要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春风化雨育儿记
每个父母对孩子爱之深是毋庸置疑的,但责之切不见得源于爱之深。
什么工作都需要有证,唯有做父母不需持证上岗。初为父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与其说是抚养孩子成人,不如说是孩子成全我们再世为人。
有幸福童年的父母
原生家庭教育成功的新父母们还好,他们大都有一个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可以用童年治愈一生,他们的内心是充盈的。每一个懂感恩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会爱的父母
内心无缺憾,就不会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精神被富养,不缺爱,就会有爱溢出,来爱他人;因为被安稳地爱着,内心有十足的安全感,就会全身心投入做好自己的事情上,就会有坚强的力量来支撑起保护孩子的那把伞,有为孩子兜底的勇气,有多存少取的心境来默默耕耘,守望花开。
有不幸童年的父母
不幸的童年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为人父母心灵贫瘠,往往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行为偏差:自己缺爱,要么一边自我感动式地付出,一边束缚限制;要么生物遗传权威压制,棍棒教育。
以上,不管哪种教育方式,行为背后的动机都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情绪发泄,成全自己未被满足的期待。初衷是"为了孩子好",是真正的爱之深,而随着问题的发展,改变了事件的走向,成了"为了自己内外小孩好"的夙愿。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相互滋养的修行
文:@春风化雨育儿记 感谢友友阅览关注,欢迎点评!
图:网络(侵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是亲骂是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爱之深责之切”,爱的方式有千万种,你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那一种?大环境无法改变,在这种大环境下,你是否做了一个合格的父母,选择了正确的应对方式?有没有本末倒置地一起帮着“迫害”着家里的那个未成年人?爱之深恨之切,越疼爱孩子越希望孩子成才,但千万别让这3种教育方式毁了您的孩子,第一、攀比,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能考100分,你呢”“你能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第二、不准哭“哭什么哭,你看看你做的好事!”“做错事就知道哭,好孩子从来不哭”第三、以暴制暴“再闹,看我怎么收拾你!”“还哭,再哭把你赶出门去”,教育从来都是因材施教,而不是随大流!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他们会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相信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最棒的,这是我们给孩子最大的爱!父母希望孩子变得优秀,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如果方式不对,就会适得其反。我们都是从孩子成长到大人,如果我们都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情,那孩子,又怎么能健康的成长呢。父母,从来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虽然我也应了这句话,感觉自己很爱孩子,孩子很淘气不好好学习不听话的时候就会很生气的指责孩子。但是我还是不怎么赞同这句话,毕竟我们大人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样。孩子毕竟有孩子的世界,我们就在他们的世界外,提供他们选择的明灯。没有必要太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爱不就是放手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临港新片区预期房价还会上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