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骆驼祥子》第三章开头,为什么这一舍不得会注定他成为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车夫《骆驼祥子》第三章开头,为什么这一舍不得会注定他成为骆驼祥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骆驼祥子》: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一、为什么是骆驼
《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六.畜兽三.骆驼篇》记载“明驼千里脚,多误作鸣字。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 明,则行千里。”(出自《酉阳杂俎》)
说的可不就是祥子嘛?祥子是跑车的,又长的高大,年轻力壮,又肯干活,可不就像“千里驼”。
祥子当然决不采取这几种姿态。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我以为,不是这一“舍不得”注定他是骆驼祥子,而是这时代注定了他就是骆驼祥子。
那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说句大实话,那时候人与“畜兽”,又有什么分别呢?
再说些骆驼和祥子的共同点。
一、大家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骆驼今天在逃兵手里,明天在祥子手里,后天又落到了乡下小财主手里。祥子的命运更曲折悲凉,看过原著就知。
二、骆驼和祥子一样老实厚道。祥子是乡下人,口齿不灵便,天生不愿多说话,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也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卖骆驼的时候,只会说老伯你看着给,没半点精明。
设若骆驼们要是像骡马那样不老实,也许倒能教他打起精神去注意它们,而骆驼偏偏是这么驯顺,驯顺得使他不耐烦
三、骆驼和祥子一样不“体面”。
看完了他自己,他回头看了看骆驼——和他一样的难看,也一样的可爱。
书中祥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和三只骆驼并称“四条”,何尝不是一种隐喻。
看看身上的破衣,再看看身后的三匹脱毛的骆驼,他笑了笑。就凭四条这么不体面的人与牲口,他想,居然能逃出危险,能又朝着太阳走路,真透着奇怪!
二、那个时代的尘埃
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字记载或文学创作实在太多,此处不赘述。
分享个我爷爷的故事吧。
那年我爷爷大概12或13虚岁,也就是1939或1940年间。国民政府到村里“抓壮丁”,我大爷爷年纪大、机灵,先听到“风声”,跑到隔壁市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于是作为家里次子的我爷爷被迫顶上,被抓去当兵。
到了县城的时候,大概因为看管不严还是其他原因,我爷爷竟成功跑了。
但小伙子不认识回村里的路。于是一路边乞讨边问路,走了两天两夜才回到村里。县城到我们村里大概50公里山路吧。
我至今也无法想象我爷爷那2天是走了多少冤枉路,吃了多少苦,或者内心的思虑是怎样。
时代的大背景下,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
祥子再怎么努力、勤勉、上进,都没有意义。
最终,受了委屈的祥子只能大声呼喊“凭什么!”…
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三、为什么我们爱和平
只有经历过多灾多难的国家才会明白和平稳定的意义。
只有经历过屈辱与压迫的民族才会知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只有过过或体验过苦难日子的人们才会懂得当下幸福的珍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秋事。
勿忘“祥子”悲剧,愿我华夏永安宁。
(注:可能有的朋友不明白,好端端扯什么《太平广记》,掉书袋吗?其实是因为标题那句话出自《太平广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命中注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