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共同之处?
诗人,官军,两句《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共同之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写了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慨。诗的大意是:黄河奔流人海,华山高耸人云,遗民百姓的泪水已经流尽,年复一年地盼望南宋朝廷前来收复失地。诗的前两句描写黄河和华山,对仗工整,意境雄浑。通过“三万里”“五千仞”的夸张比喻,以及“入”“上”两个动词的运用,让人感到黄河、华山不仅气势雄伟,而且富有生气。这两处景物,代表着北方的壮丽河山。诗的后两句笔锋转,由北方的景物联想到那些在金统治地区的遗民百姓,不禁发出一声喟叹。“泪尽”一词中 ,企盼南宋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之情呼之欲出, 读来令人心生酸楚。此时的陆游,已经罢归山阴故里,他本人是身在南方北望中原的,但在诗中却反过来,以遗民的视角写他们南望,实际上是借遗民之口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因而使得这首诗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更为厚重、深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社甫,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写这前诗的时候,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闻这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的大意是: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 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本诗开篇便点出了写作的缘由,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剑外”是诗人当时所在的蜀地,“蓟北” 则是当时叛军的根据地,“忽传”写出了捷报到来的突然,因此诗人惊喜莫名,以至于刚一听到便涕泪如雨。“涕泪满衣裳”里,既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之意,更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五个字中了。接下来,诗人回头看到身边的妻儿也一扫愁容,自己不禁随意卷起书本,陷入这巨大的喜悦中。“漫卷”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激动心情,而“喜欲狂”更是直抒胸臆,把感情推进到一个更热烈的层次上。然后,诗人对“喜欲狂”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大白天便开始纵情饮酒高歌,想着正好能携这大好春光一同返乡。“放歌”“纵酒”,正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的具体写照。不仅如此,诗人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返乡的路上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即从”“便下”写出了时间之迅疾,转瞬之间,从巴峡到巫峡,又从襄阳到洛阳,飞驰的想象将诗人忽闻捷报、急于返乡的喜悦之情推向了高潮。全诗感情汹涌澎湃,为后人所推崇。
三首古诗均是爱国诗。感悟: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当我们的祖国被敌人侵占,当我们的同胞被敌人欺辱,我们怎能不为之心痛呢?在这三首诗中,诗人都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内心深处强烈的爱国情怀,这种伟大的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上一篇:市场上买的鱿鱼丝和鳕鱼片如何保存?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