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清上河图画艺很精湛?
北宋,清明上河图,人物为什么说清上河图画艺很精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明上河图》从郊外田野,汴河两岸,一直描绘到市井,街道,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作者巧妙地利用鸟瞰的构图方式,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据统计,全图共画人物五百五十余个,各种牲畜五六十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各种房屋三十余幢.无论是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了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这件作品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因为它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的极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谁说的,清明上河图是工笔画和水墨画的结合画法,历史意义很大,但是从艺术角度来说,不值一提,跟同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遍的说法是,这幅画比较细致地反映了北宋京城的繁华景象,也是北宋时期为数不多的见于街景的画作。个人觉得它的历史价值大于艺术价值,它提供的历史信息很多,比如街道布局,牌楼、房屋、桥梁的建筑形式,人物服饰,经济风貌等等,是对当时人们生活的生动记录,对历史和考古比较有用,能提取出方方面面的信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真看一看,画中那匹马的神情,栩栩如生。连一匹马都如此,更别提画中的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状况。主要是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场面盛世浩大,内容极其丰富,构图严谨,笔画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作者对当时市井、街道的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出每一个人物、道具、身份、神态以及情节,无微不至。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名的画作,享有“百科全书”之美誉,它之所以会被后人尊奉为百科全书,除了其艺术价值之外,历史价值也同样重要。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绘制的一幅巨幅风俗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汴河及其两岸的风光。作品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史的骄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00余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艺术家和赞助人的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传统。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男女隔离的政策,特别是理想的上层女性更应足不出户,守闺持家,她们很少能接触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性,缠足的风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盛行。在历代对帝王的绘画表现中,他们身边经常会簇拥大量的随从,没有一个人身边单独伴有女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细腻入微,栩栩如生;伸手可触,呼之欲出;虽静却有动态感,道是无声胜有声。画尽民风民俗,数典人情世故;源于生活,再现现实。画中精品,难能可贵。
上一篇:王者荣耀玩辅助的核心是抱紧大腿,保住那个带飞的人,还是疯狂给队友视野,争取五个人都雨露均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