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类的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羞耻感,人类,羞耻心人类的羞耻感是如何产生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有人在共同劳动中心存偷懒、不劳而获时,大家就会厌恶这种不当的思想行为,并进而对这些不当行为进行规范,于是乎,道德规范就在共同劳动中应运而生:对于偷懒者,应当鄙视,应该少分给劳动成果,严重者应当将其驱离。
人们在原始的共同劳动生活中,个体是很难单个存活的。一个成员如果违反道德规范,,大家就会瞧不起你,就会远离你,最原始的审美观也会应运而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被群体所鄙视、所抛弃,他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样的恐惧感驱使着人们不敢去偷懒。这就是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所在。
当社会财富出现了私有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不再是那么重要时,公共利益依然存在。如果有人违反了公共利益,他依然会被其他社会成员所鄙视,这样的鄙视虽然不能马上让被鄙视者感到恐惧,却足以让被鄙视者感觉到已被社会所抛弃,这大概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羞耻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啥人有羞耻心,动物没有羞耻心。
是因为羞耻心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些行为违背了绝大多数人们公认的道德标准,这些标准深入每个人的心里,也做为每个人衡量的标准,
自己做了一些事情,自己心里那个标准就开始谴责自己,所以就产生了羞耻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的着耻感来源与对生殖的从拜和不解,逐渐形成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生殖的不解和神圣,造就了对生殖的从拜,产生好奇,从而对生殖器的加以保护。在自身的保护过程中产生了神密,如果一但显露就是丢人的事,不如人的事,从而认为是自己最大的失职,不如人的羞和耻自然产生。逐渐的积累造就了人类自然的羞耻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社会群体意识所产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羞耻感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自我形成以及道德行为中产生的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情绪体验。中西方对于羞耻感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羞耻感的含义更为宽泛且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自我控制羞耻感。作为道德自我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个体通过趋利避害、模仿学习、主动自我建构而习得的道德自我受到羞耻感的直接影响。因此个体就必须要正视羞耻事件的情境及自我道德观念,自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从前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标准。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过分遵服于规则、创造力下降等一些负面影响。
关于羞耻感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理论的解释:
根据机能主义理论,重要的情绪是进化的产物,而羞耻感是心理进化的产物。具有适应的功能。使我们对有害的环境产生警觉,并产生相应的防御行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感知羞耻的能力。羞耻感可以满足在环境中尊重别人的需要,评价环境对于自我的重要性,而这是对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有重要意义的。
根据客体主义理论,当我们期望的事件形式没有产生时,并且导致我们对这一形式的愿望降低时,我们就会产生羞耻感。羞耻感也是一种突然的兴奋抑制。由从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的自主神经支配过程转化到以副交感神经为支配地位的自主神经支配过程。
根据认知归因理论,羞耻感是认知评价过程而不是情境引发的。自我意识使得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而羞耻感则使我们对自己的外表和行为作出评价,并以此来规范自己。产生羞耻感有三个重要的条件:某种规则或标准的违背,满足期望的失败和无法弥补的缺憾。
以上就是大致对人类的羞耻感产生原因的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的羞耻感,是和心态见解有关系的[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老学究”的废话连篇,有些人看不懂下面的:
说你不要脸就是不跟你玩儿(规则)
一人说你不要脸,你就骂他不要脸。
十人说你不要脸,你就不想说话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