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如何与小升初的孩子交流?
孩子,初中,家长家长如何与小升初的孩子交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午好,很高兴和您探讨这个问题
1、小升初的孩子,基本是逐渐步入青春期了。而且现在孩子发育更早,接触、看到、听到的东西很多,信息时代,也会让孩子的思想也更成熟。
2、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身体和性发育都在成熟的过程中,经历者他们根本无法控制的生物学过程,突然而强烈的荷尔蒙变化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
——父母:倾听、耐心、传递爱与尊重,借用幽默和孩子沟通。
3、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允许,让他们尝试再尝试,只要不违反原则、底线就没啥太大问题,表示理解、信任、支持,简单的几个字,父母要做到实属不易。
4、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思考。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和了解到自己不能任性妄为,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同时要注意事情的发展,及时止损。
5、小升初的孩子开始标榜个性。这会让他们看起来很叛逆,但娟子想和您说,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不叛逆”,父母才更要担心。10多岁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逐渐与家庭分离,而我们眼中的“叛逆”给了孩子这种能力。ta会试探,会挑战我们,这点说起来话就长了,推荐您看看武志红老师关于孩子青春期的书籍或视频
6、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希望得到认同,别人的赞同,可又害怕自己承担风险,或者自相矛盾,一会自信一会自卑。阴晴不定
——父母一定要多安抚,多鼓励,多尊重。在实现个性化的过程中,孩子如果遭遇到不尊重的评判、惩罚、控制越多,就很容易卡中其中。
7、真诚沟通,敞开了聊。父母切不可窥看孩子的日记哦。
8、代沟,孩子也许会嫌弃父母,会觉得咱们out,什么也不懂,不屑与我们沟通,更不会那么容易听取父母意见。
——试着做孩子的朋友,给他面子,给他尊重,捧着点,好感受才会随之带来好行为。沟通沟通!
最后,娟子最想分享一点的是: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我们时常以“为了孩子好....”这样的名义,而忘记了站在孩子这一边意味着什么!我们忘记了自己10多岁那会如何度过,忘记了怎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在这个关键重要期培养成功人生所需要的品质与人生技能!一定一定要【关系】在前呀!
好关系才能带来好教育❤️
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年,小升初的形式经历了重大变革。以前是靠知识为自己争取好学校,勤奋的孩子必然占优势。基础薄弱的孩子,最后也没有冲刺成功的,势必就会进一所不那么好的学校。无论输赢,都是自己的努力所致,结果无论好坏大多数人也觉得可以接受。
然而,现在的小升初就西安来说,采取全民摇号的形式。无论你的基础薄弱还是扎实,一摇定输赢。
我曾看见过有些十分努力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口里的别人家的孩子,勤奋读书,学习上面从来不需要家长老师操心。生活上基本可以自立,但是小升初没有成功进入自己想去的学校。有几个平时学习在班级垫底的孩子,摇号摇到了名校。那个勤奋的孩子的心理是不能接受的。她问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努力了这么久都没有办法达成的心愿,别人轻轻松松就可以。我看着她的妈妈泪眼汪汪。可是她不能像告诉孩子,这就是命,你命不好,所以没有进好学校。她告诉孩子:小升初只是一次选择,你喜欢的没有选择你,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那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她的妈妈,她要选一个她喜欢的,并且原因选择她的学校。最后这个孩子去参加了别的名校的考试,也进了一所很不错的初中。我很感慨。小升初也好,中考,高考也好,其实都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可能用愤懑去面对生活,那么就接受,并且重新选择。这就是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传达的思想。
换一种话说,如果那个妈妈看到结果哭天喊地的抱怨,甚至迁怒到孩子,一旦这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
所以,小升初的家长们,孩子的未来从来不会因为一次的选择而辉煌,告诉孩子,一直努力,一直相信希望,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的未来才会充满光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学业上面临从简单的小学知识段升级到更复杂的中学阶段,身体上正步入青春期,面临由儿童向成人过渡。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业进步,还有利于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成长。作为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包容、关心和引导,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正确认识。这个阶段孩子会出现很多看似与家长的对抗行为,其是这只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家长应正确的认识到孩子大部分时候不是故意与你作对,而是他们有了更多自已关于对学习、对事物的独立看法,所以此时应最大程度保持冷静,避免作出过分反应。
二是给予空间。尊重、鼓励孩子想要独立的愿望,给予足跢的空间,让他们独立自主去尝试,放手让他们去做事,做成功了给予肯定,强化孩子自信心;做错了也不可粗暴指责,而是陪伴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对于有违原则的事,确需提前介入干预的,也应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避免诱发逆反心理。
三是宽容的心。家长要正视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包容孩子出现的一些不成熟行为,并帮助他们逐步改掉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片面性等问题,指导他们进一步提升认知能力,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四是良师益友。要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们沟通、交流、玩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同时,帮助他们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健康的起居安排,引导他们良好执行,迅速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