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建国后要裂土封侯?
王朝,诸侯,天子为什么古代建国后要裂土封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与这种原始的农业社会之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便理所当然地只能是采用一种分散性的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简单模式。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来,夏、商、周三朝对地方行政管理所普遍采取的办法是“分封”。
所谓“分封”从性质上讲就像今天我们在广大农村中推行的分田到户式的家庭承包经营政策,即将“天下“的全部版土分成若干个小块,通过“封邦建国”或“裂土封侯“的形式,按照血缘和宗法的远近、战功与政绩的大小,交给自己宗子宗孙、亲戚和功臣等人去独立管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最初的社会是部落制不就跟一个个诸侯差不多嘛,到后面的奴隶制不也是一个贵族管着一大堆奴隶享有一大片土地,到周天子的分封制更是诸侯满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不想称王称霸啊,分封的土地就等同于国中国,谁不想有自己说了算的一片土地!只是到了秦统一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后才没那么多诸侯,当然建功立业后仍然以封地封候为最高荣誉,但这时的封地诸侯就没那么大的权力,更多的是荣誉的象征和食邑,地方的军权就比以前的诸侯国差远了!当然建功立业拜将封侯永远是男人的梦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论功行赏;第二:打下来的领土需要防守;第三:分封制度在当时是先进的制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交通、风俗、税收:
1,在秦朝以前,交通不发达,特别是缺乏运河的时候,我国的各大水系相对独立,使得中央政权对远方用兵的后勤压力很大,不得已才搞分封制。
2,儒学取得统治地位之前,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人们的认同感只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地方,用一套同一的官僚制度来治理的成本极高。即便是到了唐宋时期,也只是实现了长城以南的相互认同,草原地区和农耕地区依然是不同的世界,所以唐朝很难长期控制草原,辽国占领幽云十六州后也要搞南北两院制度,甚至到了清朝,关内关外以及藏区的治理体系也不相同。
3,古代很长时间税收、货币制度不成熟,如果朝廷统一收税再统一发放俸禄,那么就会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民众负担很重,另一方面官员的收入微薄。所以我国很长时间都靠食邑制度来保证官员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
①服从天子的命令;
②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
③随从作战;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的义务。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使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控制。王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了皇帝了 自然要给帮他打天下的兄弟们分一杯羹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果你打下了天下当了帝王不给你的兄弟 封王赐土? 不给你的文官武将封侯拜相? 他们能扶你上皇位也能把你拉下来 至于太子登机也是一样的道理自己当了皇帝得封自己兄弟为王爷并分封土地 历史上也有不少打下江山的皇帝分封个功臣后 为了巩固帝位逐一将那些有功之臣斩尽杀绝
上一篇:在没有疫情地区的街上,不戴口罩的人打喷嚏会有人被感染新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