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安史之乱,阿拉伯和回鹘吐蕃一起攻打唐王朝,唐朝会灭亡吗?
吐蕃,大唐,阿拉伯如果安史之乱,阿拉伯和回鹘吐蕃一起攻打唐王朝,唐朝会灭亡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安史之乱,阿拉伯和回鹘吐蕃一起攻打唐王朝,唐朝会灭亡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用那么多,当时如果回鹘不出兵助大唐,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时间会拖得更长;如果回鹘与安史联手,那便是又一个“五胡乱华”了。
1、安史之乱前,大唐在全国有十大节度使,其中哥舒翰统西方二师(河西、陇右),安禄山统东北三师(范阳、平卢、河东),实力最强。也就是说,大唐的野战兵团都在边疆,中原根本没有可战之兵。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东北三师起兵叛唐,李隆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用哥舒翰的西方二师迎战安禄山的东北三师。
而当哥舒翰的大军未集结完成之时,李隆基便先后派封常清、高仙芝在京城附近招募市井之流迎战,封常清战败,之后高仙芝听了封常清的建议退守潼关。再然后,二人一个战败丢失东都,一个不战退守潼关,同时被斩。
之后,哥舒翰的20万大军集结完毕,固守潼关,李隆基名哥舒翰出兵迎敌,哥舒翰出关后败于安禄山之手,被俘杀。
至此,大唐能调动的军队只剩下郭子仪和李光耀的朔方军了,安西、北庭军太遥远,根本帮不上忙,况且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已经被斩。
因此,北上灵武即位的太子李亨不得不求助于回纥(也就是回鹘),为了借兵回纥,唐肃宗李亨甚至以和亲的手段来拉拢回纥。之后,回纥三次出兵,助大唐收复长安、洛阳。
安禄山敢于起兵,其实看准的就是大唐内部空虚,但他没有料到的是安史集团内部的杀戮。若非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史朝义又杀了史思明,唐朝想平定安史之乱还是相当难的。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上,如果阿拉伯、回鹘、吐蕃和安史一起上,那大唐是肯定没有回天之力的。
2、不过,这一局势是不可能发生的。
李隆基之时的天下,以西域为界,东西是大唐与阿拉伯帝国,而南北则是回鹘与吐蕃。当大唐内乱,实力收缩,吐蕃必然北上占据西域,事实上吐蕃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当吐蕃进入西域,无疑便挡住了阿拉伯东进的路线(无论其是否有此欲望)。
同时,吐蕃的北扩,必然与回鹘产生矛盾。我们也确实可以看到,安史之乱后的西域之争,便发生在回鹘和吐蕃之间,最终的胜利者是回鹘,二者以天山为界,分割了曾经属于大唐的西域。
所以,阿拉伯、吐蕃、回鹘一起上的局面也确实不可能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如果安史之乱下,阿拉伯帝国和回纥吐蕃一起攻打唐王朝,唐王朝会灭亡吗?
我可以负责人的说,在这三方外族的围攻下,唐王朝灭亡的可能性很大,纵观当时的唐王朝,在面对将近20万精锐安史叛军的时候,一直在纸醉金迷当中度日的8万中央军根本不是安史叛军的对手,甚至将长安城给丢掉了,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帝都丢掉了,那代表的是什么?
为了将叛军赶出长安和洛阳,唐肃宗除了将安西四镇等等的一些精锐调回之外,还以放纵回纥劫掠长安洛阳三天三夜为报酬,借兵回纥,驱逐长安城中的安史叛军,虽然说这一招奏效,但是由此可见当时的大唐所面对的窘境。
好了,我们就从这里不难看出,单单一个回纥,便是让唐王朝头痛数年的安史叛军败退,何况再加上一个吐蕃和当时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呢?所以说这三股势力若是围杀唐帝国的话,哪怕是强盛当中的唐帝国也是很吃力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三股势力根本拧不到一起,回纥与吐蕃是世仇,虽与阿拉伯有点暧昧,但是也是隔着距离的那种,而安史之乱下的吐蕃呢,早已将安西四镇围困,他们对安西四镇也是势在必得,绝对不会让紧邻的阿拉伯帝国染指。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还得感谢当时的吐蕃的,当时的阿拉伯帝国确实有向东扩的想法,把伊斯兰文明带到东方,曾经在东扩的路上,被吐蕃死死的堵在了帕米尔高原之外,而当时的中原王朝早已乱成一锅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回鹘和吐蕃的影响最多只是边境局部地区,不会对唐朝的根本造成太大威胁,毕竟唐朝虽然处在安史之乱内外交困的困境,但国家底子还在,郭子仪等名将犹存(有名将对于古代国防的建设格外重要),而且虽然中央乏人,但兵士的整体素质不是宋代那种冗兵冗官可以比的,中央的号召力也不像唐末那样“举目无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