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离最近的入境人员疫情隔离点80米是什么心情?
心理,人员,社会工作离最近的入境人员疫情隔离点80米是什么心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附近有家宾馆,紧邻高校,宾馆楼下的网点房全部出租做了餐饮店,而且都在正常营业,我距离这家隔离点大约80米,每天心里像吃了点儿什么一样……请问,如果是你,在这个位置,心里是什么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嗨 很高兴收到悟空推荐的问题回答
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家人、朋友、大家
距离不等同于排斥,面对国之大难,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防护措施一定不能轻视,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了大家,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大家负责
国家政策一定服从、听从、支持、传扬并且维护
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世界加油!中国加油!
夜雪Ye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入镜人员集中隔离情绪变化,七部门印发心里疏导方案。
国家卫健委网站4月21日消息,为帮助入境人员适应隔离环境,减轻因认知不足、环境不适所致负性情绪,提升入境管理和服务水平,多部门联合印发《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方案提出四项重点工作措施。其中,入境人员隔离点要创建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的环境,按照隔离规定设置房间,尽量提供方便生活的设备和网络。
方案提出,鼓励隔离人员正常作息、通过电话网络等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缓解隔离带来的孤独感;鼓励隔离人员主动学习疫情防控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疫情防控技能;鼓励隔离人员探索有益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疫情防控和心理健康科普、心理自评工具等资源。主动关注隔离人员的情绪变化、睡眠情况及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需要接受心理疏导者和心理危机高危人员。
此外,针对单独隔离的未成年人,方案要求,要有指定的成人监护,保证环境的安全。协助未成年人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及时向家人反馈未成年人的环境适应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
全文如下:
关于印发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通知
国卫办疾控函〔2020〕3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各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铁路局集团公司: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好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入境人员适应隔离环境,提升入境管理和服务水平,我们联合制定了《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现将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海关总署办公厅
国家移民管理局综合司 民航局综合司
国铁集团办公厅
2020年4月21日
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出入境口岸是新冠肺炎“外防输入”的重要关口。在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工作中,为做好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入境人员适应隔离环境,提升入境管理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疫情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国家输入性疫情防控措施等宣传,对国家采取的人员入境后隔离观察等措施进行政策解读,减轻入境人员因认知不足、环境不适所致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
(二)利用互联网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心理援助和社会工作服务热线等平台,为入境人员提供线上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有需要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尽快渡过适应期。
(三)在入境人员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定点医院等场所,开展线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减少入境人员对隔离观察措施的排斥行为,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社会资源链接、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建立危机干预及转介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交通运输、海关、移民边检、民航、铁路等部门成立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各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专业人员缺乏的重要边境口岸,省级相关部门要组织动员有关单位、组织和人员对口支援,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志愿服务等方式在机场、铁路、港口、公路等临时转运区、集中隔离点、定点医院、入境人员家属接待点等区域和场所,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政策解读、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二)组建服务队伍。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协同海关、移民边检、机场等部门、铁路、公路和水运等运输企业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设立专人统筹协调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在入境管控的主要环节和区域开展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咨询和解读工作,向入境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网络信息,为有需要者提供心理辅导、情绪支持和有关转介服务。各隔离点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队,配备1-2名心理工作专业人员或社会工作者。
(三)开展对口技术支持。口岸所在地的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根据入境人员数量和需求情况,依托口岸所在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组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专家组,吸收当地具有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经验的心理卫生、社会工作服务等专业人员参加,为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开展入境人员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提供精神医学干预服务。
(四)培训工作人员协助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对承担口岸、机场、临时转运区、隔离点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指导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入境人员情绪,识别常见心理问题,使用简单心理支持技巧,将有疑似心理和精神问题人员及时反馈给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隔离点应在每日工作例会和交接班中汇报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档案并持续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
三、工作措施
(一)在全流程开展宣传、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制定相关科普宣传素材,并提供给承担入境人员运输的铁路、陆路、水运等运输企业,为入境人员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国家入境隔离观察政策和心理健康知识等科普宣传材料,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援助热线电话、网络心理服务资源链接及二维码等资源。口岸、临时转运区等在醒目位置摆放易拉宝或电子大屏滚动播出心理健康科普信息,显示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资源链接或二维码,提高入境人员防控意识技能,增强心理承受力,为有需求者提供求助渠道。
上一篇:现在兰蔻和雅诗兰黛哪个更大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