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阿米们,冲动消费后该怎么安慰自己啊?
冲动,你的,商品阿米们,冲动消费后该怎么安慰自己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维基百科上说:“冲动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冲动行为。正常的冲动行为不可怕,病态的冲动才具有危害。当然具象到单个的个体时候,冲动消费,远超自己的收入水平的话,那也是具有很大的危害的。
了解了冲动的危害,我们再来逐步解决问题。
自己是不是真的非常非常想要这件商品,为了这件商品,能够忍受辛苦工作,能够为了此商品缩减开支等。那说明这件商品真的对你非常重要,基本上不算是冲动消费。(那就直接跳过下面的2.3.4条,直接从第5条开始看起。)
既然不愿意为了这一件商品付出太多,那就去问一下原商品的主人,问清楚商品可不可以退?可以退的话,后悔药有了。也就不存在消费了。(没有损失,后面也就不需要看了。)
如果此商品不能退的话,去咨询一下此商品能不能转手卖出去,如果有人愿意接手,那可以亏一点卖出去。只需要亏损一点,就可以弥补回来,也不算吃太多的亏,也没有亏损太多,记住教训,以后不要再冲动就可以了。(吃一亏长一次记性,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后面的也不需要再看了。)
如果此商品不能退,甩卖二手也没有人愿意接手,那就只能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继续下一步。)
既然东西注意要在自己手里了,先给自己一点安慰吧,至少这件商品是你曾经梦寐以求的,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你应该高兴起来。(继续下一步)
东西到手了,但是钱也花出去了(这里不管任何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真金白银花出去了),所以,你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就必须努力赚钱。
努力赚钱!
......
冲动消费是因为消费的金额远超过你的收入水平,所以当你努力奋斗,赚取了更多的资本以后,再来消费远低于收入水平的那件商品还会觉得是冲动吗?
当你月薪一万后,你就会觉得那些用iPhone 11的人没有装13。
当你月薪破五万后,你就会觉得那些拿着LV的人也没有装13。
当你一年能赚200万后,你就觉得那些开奔驰宝马的也没有装13。
其实谁也没有在装,只是你还不够优秀。
比你有钱的人,一定比你努力,比你努力的人,终有一天会比你有钱。
生活本来就是平衡的,你不为赚钱付出辛苦,你就得为省钱烦恼,这不是鸡汤,是现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钱是王八蛋,花完我再赚!
你买了就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了,你不买东西!那钱最后你能存的下吗?所以你这不是消费了。应该是挣了多少多少!年轻人存不住钱的多了,但存不住钱还没存住东西的更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板!!!
全部给我包起来!
每年的年尾都是购物的狂欢时刻。熬过了双十一,双十二又来轰炸了,逃过了双十二还有年货节呢~。你的购物车现在有多少件商品了呢?是不是想着趁着打折把明年要用到的东西都囤一囤,朋友的生日礼物也顺便准备准备吧。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如今为什么商家总是找各种奇葩的借口办购物狂欢节呢?你的哪一点被聪明的商家算计了?
你为什么会冲动消费?
1.“我就是喜欢购物”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也许是最简单的解释。新事物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喜悦和满足感。购买行为的背后暗藏着对生活中其他不被允许的禁忌的授权。
这一点,你只要回忆一下自己在童年时期,父母向你许诺只要你考试满分,就给你买最新的玩具时的心情,就能理解了。
然而如今经济条件受限制,我们却愿意更频繁地将自己沉溺于这种奖励方式,新鲜感代替了商品的价值,而成为新的目标。
2.损失厌恶:“我不喜欢损失”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如今,商家已经摸透了我们的这一心理。
通常人们会通过询问“如果我买了这个而没有钱买别的会不会后悔”来指导自己 的购物决策。当商品被添加上一个限时折扣,我们就会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地”,我们的潜意识就因而把关注点切换到对错过这件好事的恐惧。
3.被扭曲的捷径
大多数的购物都耗时耗力。想象一下,要比较每一件商品,你需要查看它们的价格、材质、买家评论,甚至客服质量。就算你能够找到所有可以进行比较的信息,买一件商品也够你花上好几个小时了。
因此,我们潜意识地想要走捷径。零售商们就是运用了这种心理,实行满减优惠或是优惠套餐;消费者只会以为自己做了笔划算的买卖,而不会再去深究背后的“阴谋”。
4.“我是在节省”
我们对于价值和折扣的敏感性不仅仅体现在损失厌恶,节省也是商家的切入点。他们利用这一点,不断地提示我们,购买他们的产品可以省下多少钱。
几千年前,意识到储备食物和木头过冬的重要性或许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需要担心每天的生计问题,但是这种生存本能却延续了下来。总之,对于省钱和省时的诱惑,我们总是无法抵挡。
5.玫瑰色眼镜:“我比一般 人好那么一点点”
我们或多或少会对自己有一些习惯性的认知偏差。我们相信自己比一般人好看一点点,更有想法一点点,或者工作中更优秀一点点。显然,我们不总是正确。
客观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美德。我们往往以一种理想化的视角来预测我们未来的样子,而忽略了回顾过去。我们会欣喜地沉浸于购买一个每分钟震动200下的电动燃脂器的想法,而忘记了在过去的五年内,自己不曾去过一次健身房。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些购物心理。双十二已经迫在眉睫,是时候运用脑科学来整顿一下现实了。今天,简小单就来教你,如何在“压力山大”的状态下最大限度地获得购物满足而不惊动你的钱包。
如何控制你的冲动消费?
首先,抽出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在你的大脑深处有一个警报中心,叫做杏仁核;它负责人的安全感和紧张感,同时也阻碍我们养成新的习惯——它会在我们一开始感到紧张时就使我们感到安慰。
上一篇:如果遗憾可以挽回会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