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发掘股票近期主线?
主线,热点,都是如何发掘股票近期主线?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发掘股票近期主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发掘股票近期的主线,首先需要了解股价上涨的来龙去脉。
股价上涨的来龙去脉:消息联想预期,预期引发情绪,情绪带起资金抢买造成供求失衡,从而带动股价上涨或下跌。
表面上看决定股价暴涨的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资金抢着买。但是,是买卖者贪婪或恐惧的情绪决定了买卖,也就是资金进出。
炒股炒的就是未来,炒的就是预期。
所以股价反映的是参与炒作的群体对他未来的预期,而不是现在的真实面目、真实价值。未来和预期都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所以决定股价的是想象,不是真相。
群体只相信想象不相信真相,群体的情绪化、无脑的特性决定了是想象不是真相、是供求不是价值决定了价格。一个人在集体中大都是不按知识、不按逻辑思考、不按常理出牌的。会变得“无意识”、容易跟着感觉走。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群体没有事实,只有想象中的事实,不在乎真相,只在乎想象。群体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导致股价暴涨暴跌,涨的时候涨过头,跌的时候跌过头。群体的特性决定了是供求、绝对不是价值决定了价格。
供求是影响股市变动的主因
那在中国影响供求的主因是什么?就是政策。
对股价涨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息前提下的时间点、主涨属性、股性、情绪等。
逻辑推动资金,资金推升股价。逻辑是第一生产力,人气选择标的,情绪决定买卖。龙头带动氛围,氛围反推动情绪周期,情绪周期的大小又决定着炒作的高度和宽度。逻辑,情绪,周期是一体的点线面。消息前提下的情绪对股价涨跌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气是资金合力打造的气势,势起来了,势不可挡。图形是情绪激起人气、人气带动资金买出来的。所以说先有情绪、人气才走出来的图形。均线、K线图、技术图形仅仅是参考,不是起决定作用的。
什么样的题材容易成为主线
明白了上面的逻辑,股价的上涨是由于投资者对投资标的属性产生美好预期产生的,而这个美好的预期在A股大多是由政策推动的。那政策强推动的就很有可能成为主线。
比如:雄安新区、科创板、5G、新能源汽车,包括近期的新基建等都是强政策驱动。
一旦遇到强政策驱动的题材,这样的板块题材就容易成为近期的主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很长很长时间的投资研究中,我们都试图去理解和领会市场中最核心的主流热点或者说是市场中的最大的驱动主线,他的上涨逻辑到底在哪儿,怎么去跟进热点,把握结构性。后来,我们慢慢可以领会到一种感觉,就是市场的板块热点出现,形成逻辑并最终成为资金追捧的主流热点和最强主线,实际上具备高度的选择性。
基本面到底能不能构成核心逻辑。答案是能。对于这一个答案我还是并不怀疑的。但是基本面的利好众多,而且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在更新,从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出那么一条最强主线还真是非常难的事情。
但是投资就是投资,投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发掘这个核心逻辑和最强主线。怎么去发掘呢?很多人认为,大机构具备消息上的优势,他们可以及时收集并分析庞大的资本市场信息,对于各个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从而挖掘出适合投资的那一个洼地。也许这是他们的一个优势,但是我认为,这并非是最关键的一点。
中国资本市场有他的固有特征,就是政策市,炒作市。政策,高级别的政策性利好,是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政策,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政策层出不穷,可以说,每天都会对于很多板块产生重磅的利好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不一定真的有价值,不一定真的适合交易,更不一定能够让你赚到钱。上海自由贸易港,从新闻出来,被市场马上拉升涨停,依据基本面投资的投资者,机构,散户,蜂拥而至。但是从上涨到退潮,也就不足一周时间,之后上海自由贸易港相关股票就开始全面下跌。之后再也没有重新站上那个制高点。有人说,上海物贸不是涨了足足有40%吗,你看看那些K线图就可以发现,这40%几乎是夹带着极大的风险的。而且上海自由贸易港涉及标的众多,你怎么能够压中这一只股票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个题材概念不是政策性的核心市场逻辑呢?再比如,国家出台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延长期限,亚星客车,安凯客车瞬间封停。其他涉及新能源车的股票也大幅跃升,几乎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已经达到高位。这个具备投资机会吗?亚星客车当天的瞬间涨停介入几乎不可能,比亚迪作为新能源车巨头,也是瞬间暴涨接近6%,介入比亚迪的投资者,在介入之后直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套。其他次级细分领域比如锂电池,充电桩等板块走势高度分化,这又再次印证了,股票市场的政策驱动行情存在高度的选择性。
类似的政策导向还有万众瞩目的2017年的雄安新区,军民融合,国企改革,租售同权等等。其中雄安级别最高,确实带动了一波市场的追捧,但是不足一周,开启了全线调整,而且是暴跌式调整,接着就走势完全分化。真正能够坚持到最后屡创新高的,概率几乎不足10%。也就是100只选10只。甚至更低。
选择性特征,存在于政策导向的题材概念炒作选择,也存在题材概念热点板块内部的标的选择。选择性对谁有利对谁有弊?对于那些痴迷于概念的长线投资者,这个弊端很明显。因为压根儿很多政策性利好就不能长期持有。
除非你有惊人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和选股能力。当然我完全相信,会有这类人存在。但是但从基本面一方面分析,我不敢相信这类人能够长期跑赢市场。政策性导向利好驱动的正向例子,也有不少。比如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是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石墨烯等上游资源价格的全面上涨。这确实是一个核心逻辑。因为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不同于以上的单纯政策刺激,这叫政策红利兑现时期。我们也许能够这样去理解政策对于我们投资的一些影响,政策消息刺激带来的是短期的炒作,而政策让整个行业出现景气周期和拐点,才是真正可以投资的时候吧。
炒作,用这两个字来形容那些题材概念热点最确切不过了。中国资本市场从出生就是炒作贯穿的主线。炒作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有,但在中国是最有特色的。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喜欢炒作,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机构是不是主要都是价值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机构也热衷炒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