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没有可能像组装电脑一样组装手机呢?
手机,硬件,电脑有没有可能像组装电脑一样组装手机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模块化手机难获成功
前文说过模块兼容设计使得电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什么把成功经验复制到手机上就失败了?以后还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手机设计?我个人认为短时期不会再有,理由是以下几个因素。
模块化难以做到极致轻薄从市场的反馈信息来看,用户对于轻薄款的手机喜爱有加,这个很容易理解,既然是移动电话,“移动”二字非常重要,它十分讲究便携性。而且轻薄的手机在外观上更加讨喜,2010年iPhone4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除了颠覆性的体验,也和它9.3毫米的轻薄机身密不可分。VIVO公司甚至推出过 X5 MAX,把机身厚度缩至仅4.7毫米!
然而模块化手机却很难做到这么薄,谷歌展出的Spiral 3原型机,将功能模块全部安装好,厚度达到了9.7毫米,还不如十年前的iPhone4。原因是手机模块需要安装到谷歌提供的“框架”上,它不但是结构支撑,还是所有模块通信协议的标准,类似于前文提到的IBM开放的标准,模块需要按此进行适配。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做到非常薄,不然连结构支撑的功能都没法实现,再叠加上模块的厚度,自然是比不上其它的手机。
与集成化背道而驰
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化是大趋势,它能提高产品可靠性,减少能量消耗,并且有效降低成本。这在电脑上也不列外,台式机现在的发展虽然摆脱不了硬件组装的范畴,多年来仍然表现出集成化的思路,像以前单独的声卡网卡都集成在了主板上面。再有主板的南北桥已经合并成为一个,并由CPU承担部分工作,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讲究便携性的笔记本更是明显,像处理器、显卡等均集成在一块主板上无法更换,以前能够自由更换的内存硬盘之类,现在也逐步的变为不可拆卸,连外壳也不再预留升级窗口。甚至激进一些的厂商将所有的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块主板上,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情况会有进一步发展。
手机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将自家产品的集成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以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增强续航。相比之下模块化手机显得有些异类,它将已经集成化的各种原件强行分为数个模组,无形之中为其发展自设了桎梏。
用户使用难度提高
各厂商都比较热衷将手机功能的使用难度降低,以求达到用户到手即用的效果,这也符合电子产品易用性的要求。然而模块手机这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想组装一台喜欢(合适)的手机,需要对各种硬件的参数加以学习,明确需求后才能购买。即使到手还不能用,需要花费时间将各个模块组装起来,一部手机耗费了太多的心力。就上面说的第一条,可能就劝退了大部分的用户,只有小部分喜爱新鲜事物的人才会愿意尝试,普通消费者对此并不感兴趣。参照台式电脑,兼容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仍然有许多用户不会或不愿意自己组装一台。
分工的细化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一个人并不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技能,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才对,模块化手机将难度部分转移给了用户,并不是太合理。
软硬件厂商难以协调
手机厂商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上游的产业链也各有各的看家本领,谁也不能达到IBM当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地位。而事实是没有个统一的标准,各硬件厂商即便去生产模块也很难相互兼容,谷歌想做但是没有做到,可见难度非常大。加上工艺更新、生产线换代等技术和成本问题,让硬件商不愿意为这样的手机去拓展业务。
除硬件外,软件生态也非常重要,模块化手机颠覆了现在的模式,厂商要为其适配软件,必须要考虑各种硬件搭配的可能性,不然会出现换了个某个模块,就有一批应用无法使用的局面。市场上的手机仍旧是主流,软件商更愿意为它们开发应用,而不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模块化手机。
各厂商相继放弃了这一项目的确是明智之选,目前模块化手机难以为继,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强如谷歌,也在这上面铩羽而归,巨头尚且如此,其他厂商更没有实力和动力去作这方面的努力。
总结
相信近期之内不会在市场上见到模块化手机,提问者暂时用不到可能要失望了。不过以后随着技术发展,说不定上述的难点可以迎刃而解,这种项目重启并有所发展也不是不可能。即使这样,模块手机也应该是小众、个性化的定位,以满足部分猎奇用户的需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个想法其实有很多人想过,像电脑一样组装手机,理论上完全可行的,但是目前却没有一款手机是支持自我组装的,其问题要归结到紧密度和硬件的不统一性,更有驱动的和系统的适配性。
不先说组装,先说下系统的安装,由于硬件过于碎片化,无法完成硬件的统一性,系统集成驱动就是一个大的问题,目前能手动安装手机系统的也不是很多,手机自我组装要比手机成“砖”的系统安装还要难的,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太多,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再者就是硬件的精密度,我们都都拆开过自己的手机,其芯片的精密度非常高,如过用像电脑端那样接触式,手机的体积势必会增大,如果还像目前手机焊接式,其难度之高,而且芯片也是无法手动焊接的,必须用到机器,也没人愿意组装手机还的买一台机器吧。
硬件的不确定性,手机硬件的接口多样化,想让其统一也是一个大难题,那么多厂家谁去说服?更有屏幕的规格,手机外观多样化,屏幕厂家怎么去生产?增加硬件价格,也没人愿意买单,其实手机的大小很难让其自我组装,起码现在没办法实现,将来,将来事将来再说吧。
上一篇:关于初始飞机设计,飞机的起飞总重,翼载,推重比应该怎么计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