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经济发展,高性价比、高利润+高研发,哪种模式对经济更有利?
品牌,厂商,构件对经济发展,高性价比、高利润+高研发,哪种模式对经济更有利?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国现有一类现代生活必需品,目前主要由外资A,国产H,半国产M三家厂供货。其中销量A>H>M。
A厂商,完成了重要构件的自主研发,投入了极高的研发费用,供货模式是:生产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商铺→消费者,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较出厂价增加了60%。
H厂商,完成了重要构件的自主研发,核心构件在多个国家都有能相互替代的供货商。H厂商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并高薪聘请多名研发人员,供货模式与A厂商相同,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较出厂价增加了50%。
M厂商,主要采取国际先进构件,与主流构件生产商达成短期协议,常常能率先以很低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极佳的配置。但是,无法预测未来M厂商能否继续从供货商取货。受自身能力限制,M厂商的构件无法发挥出其全部能力,甚至参数领先的构件性能落后于参数落后的A厂商和H厂商。其供货模式为:生产商→商铺→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较出厂价增加了10%。
显然,对于消费者而言,M厂商最友好,产品最实惠,且几乎没有品牌溢价。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上述三个厂商中,哪些厂商能提高经济活力,刺激经济增长?又是通过哪些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题主描述的框架,我们暂且已汽车行业为例;
汽车行业有自主品牌吉利、长城、奇瑞、上汽等车企,合资品牌有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等品牌,原来受国家政策限制,没有纯外资品牌,现在也有特斯拉纯外资品牌;
现在国内的汽车行业,虽然自主品牌销量也已占半壁江山,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关键技术依然被外资卡脖子;在合资汽车进入中国三十年中,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汽车人才,极大提高了国内车企的管理能力;
现在纯外资仅有特斯拉一家,我们暂且不表,合资品牌中,大众丰田奔驰宝马,在中国合资车中占了大半壁江山,攫取了大量的利润,根据上汽的财报,2019年上汽从上汽大众中分得近300亿的利润,德国大众加上技术转让费获取的利润肯定会超过300亿,这些都是中国的财富啊,就这么让德国人拿走了,而所谓的上汽大众技术中心,基本就是一个壳子,一帮人把德国的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还可以拿到大量的政府补贴。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相比上汽有过之无不及,在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中,如果去掉合资的收益,北汽和华晨都是亏钱的。
而自主车企,别管一汽上汽之流的国企还是吉利长城比亚迪的民企,所有的收益投资都是国内的,自主品牌由于要和大众丰田他们竞争,研发中心真的实打实的技术中心,真金白银的砸下去搞研发,而且目前还出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成果,他们所有的收益,投资都在国内,直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合资品牌在国内大量卖车赚钱,当然极大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每年会分走大量的利润,这些钱就回到他们自己国家投资促进他们经济增长了,自主品牌卖车赚钱,所有的链条都在国内,所有的投资都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从绝对量对比,汽车民营体量可能没有合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但是合资要分走大量利润,所以,从长远看,绝对赞成支持自主品牌发展。自主品牌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