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四大名著,感觉除了《西游记》其余都是悲剧?
悲剧,西游记,都是为什么四大名著,感觉除了《西游记》其余都是悲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生就是如此,无论是高贵还是平凡,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最后都是一样的归宿,无论多美的女人,她的容颜也难保持到百年,无论多伟大的英雄,他的身躯也最终会佝偻。
所以说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越是波澜壮阔的人生,就越可悲可泣。
因此,精彩的故事,必须要有悲剧的色彩,才能和人的悲哀心理产生共鸣,因为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人最喜欢的也是悲剧。
老不看西游,少不读三国,因为西游记热闹,快乐,年轻人才会喜欢,因为生命正在成长,还不知道什么是悲哀。老年人喜欢看三国,生命正在萎缩,心中总是有着日落的悲怆。
四大名著里,只有西游记脱离了生老病死,因此全书没有悲伤离别的场景,红楼梦里不是这个上吊了,就是那个跳井了,人生在现实中遇上这样的事情非常少,这样的描写会让你极度的悲伤,完全沉浸在故事里不能自拔,水浒也好,三国也罢,最后一个又一个人物,你喜欢的或者憎恶的,都会离开,烟消云散,看一本书,就如同人经历了一生,爱的人和憎恨的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最后只剩下自己,合上这本书,然后孤独的离去。
所以,喜剧的书没有几本会成为名著,人喜欢写悲剧,喜欢看悲剧,这完全是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内心中潜藏的心理情节所决定。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书既是人生,人生亦是一本书,无论人生还是书,都是越悲才会越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大名著从书中内容来看,《红楼梦》和《水浒传》这两本书的悲剧色彩很浓,因为该死的不该死的最后死了一大堆。《西游记》算得上是喜剧,因为最后师徒四人皆成正果,表面上看是个个开心。《三国演义》是以历史为依托写故事,说的是战争,你要硬说是悲剧,那也由着你,因为最后总得有两个国家是国破家亡的结局。
不过也有人认为四大名著都是悲剧,因为悲剧才能引起全人类的共鸣,悲剧才能使人印象深刻,泪点满满,只有悲剧才更能造就名著。他们说,就算《西游记》也一样是悲剧,因为就算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终究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就算成了佛,也被套上天庭的枷锁,想继续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去生活是不可能了,这对猴子来说就是一出悲剧。
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了,你要想争论个明白,难度应该是很大了。因为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就是靠解读这些名著吃饭的。当然,对于真正的专家,我还是很敬佩的。
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人愿意去解读,这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这本书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很有道理,但不代表你把西游记解读成红楼梦就是对的,也不代表你把水浒传解读成三国演义就高人一等。而一本好的小说,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这也就是它伟大的地方,这也就是它能够成为名著的基础。
大家怎么认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其他“三大名著”的题材限制。谈及我国自明清以来诞生的民间通俗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可谓是古往今来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式之一。所谓的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都是以通俗小说的形式进行创作的。不过我们纵观这代表着古典文学最高峰的“四大名著”,似乎除了西游记的结局还算美好,师徒一行人“修成正果”,其他名著都是以悲剧收场。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
这三部小说,虽然都是通俗小说,但是创作题材都有着迥然不同的区别。《红楼梦》被一致认为是“四大名著”毋庸置疑的“第一奇书”,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学无法逾越的最高峰,他的创作形式,就是“文人小说”。而熟悉古典文学的朋友都知道,文人小说,一直以来都以悲剧为主。甚至红楼梦全书的基调,早在开场前四章中,通过“判词”的形式已经奠定了。从此之后,都是对大基调的演绎而已。
而水浒传,是一部批判现实,对那些傲啸山林的“草莽豪杰”,有着相当浓厚的“同情”因素的世俗小说。如果施耐庵不在结尾安排梁山一行人“作鸟兽散”,死的死,伤的伤,对现实批判的力度,必然会大打折扣:水浒传或许也不会有如今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三国演义》众所周知,它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不管作者再怎么“尊刘贬曹”,总是要按照历史的走向来编排故事,那么,就注定是以“悲剧”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杂剧版本的《西游记》中,连师徒一行人取经,似乎都成了一个悲剧:“四个取经一个归,三个摆脱是与非”,只有玄奘尚在人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去的人著书立说,心态信念、三观都很正。是圣贤的劝世情怀。
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书告诉世人:
一、 力拔山兮气盖世、武功超群,任你是盖世英雄,到后一场空,都在名、利、气争斗中。
二、 富有如皇帝,位高权重,智谋心机巧夺天工、拥有一国之财富,到后来是一场空。
三、 亲情、友情,爱情都不长久,都未能超出贪心、享受之心,欲望之心。到后来是一场空。
四、 以物质营养享受生活、追求幸福的心态,追求健康、长寿是不完美的生命科学之路。
必须要从修心开始,加上建功立业,至利人利己、舍己利人,功德圆满,方是健康长寿的生命科学之正路。[微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