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四大名著,感觉除了《西游记》其余都是悲剧?
悲剧,西游记,都是为什么四大名著,感觉除了《西游记》其余都是悲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个案、孤例吗?不是!还是关公的事情。关兴在山谷中寻找杀父仇人潘璋时迷路,来到一农户家求食,后潘璋也来投宿,于是关兴由内至外冲杀而出,潘璋正要逃时,却不料关羽显圣拦住去路,于是被关兴手起刀落,一刀斩杀。很明显,这些都是佛家因果报应学说的反映。
2、《水浒传》谈到因果
在这部描写忠奸势不两立的起义小说中,关于因果报应的例子就更多。武大遇害后托梦给武松就不说了。重点来看一下梁山好汉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时的场景。话说那史文恭杀出西门、突出重围后,行了大约二十余里, 来到一处,只见阴云冉冉,冷气嗖嗖,黑雾漫漫。东西南北四边都被晁盖阴魂缠住!最后被卢俊义一刀戳中腿股,跌下马来,被活捉绑上梁山。这些是佛家所谓冤冤相报,没有了局的思想在其中的借道折射。
鲁智深坐化时,整个场景的描写就显得更加神秘。鲁智深自己写的颂子是怎么写的呢?“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一篇就讲到很多重要的佛门概念“坐化”、“修持”、“因果”!
至于宋江托梦给吴用和花荣,然后魂聚蓼儿洼等等,就更多了。这些无不表明水浒传的作者不仅对佛家教义深有了解,而且对佛家学说应该是持肯定态度。
3、《红楼梦》聚焦色空
《红楼梦》一开篇就是僧道帮助石头下凡间,最后又写宝玉看破红尘,皈依佛门,飘然而去。所有这些,都是佛家万物皆空思想的表现。美女葬花,香消玉殒,众芳芜秽、花枝零落,这些悲情与命运的无常,与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什么区别呢?应该没有了!
4、《西游记》系统阐述
《西游记》与前面三部小说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是第一本以人物形象这种小说文体对佛家学说做系统、全景式的描述的尝试。
到了这里,悲剧少了吗?未必!所谓少了,其实是生死离别的悲剧与人世的牵涉少了,但在妖界、魔界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妖精、妖怪打死无数。但我们对它们的死亡却无感!为什么?因为,它们与我们不是同类,就像不少人对屠杀猪牛羊马等动物无感一样。
再者,以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这些鬼怪妖魔实在太坏太坏,真真是死有余辜。于是,尽管书中关于死亡的描写常有发生,妖魔鬼怪在争斗中死伤累累,我们却没有悲悯之心和伤痛的感觉。
这些都表明人的思维、情感、理智其实充满很大的局限性!难道不是吗?佛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作家的创作的深层影响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
图片源自网络,如涉权属,告知即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但凡能成为不朽经典的作品核心几乎都是悲剧。无论是小说,影视,还是音乐。就像一个演员能拿最佳主角奖,一定不是因为演了喜剧。
所以四大名著是悲剧就非常正常了,而且不是除了《西游记》其他三部是悲剧,而是四个名著都是悲剧,西游记不但也是悲剧,而且个人认为他的悲剧性是四大名著之首。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其实没那么强,虽然里面的英雄人物有英年早逝的,有死于非命的,有壮志未酬的,但他们绝大多数已经让自己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发光发热了,周瑜英年早逝,但是他作为孙刘联盟的总指挥,打赢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未来三国鼎立的局面,他的人生短暂却辉煌。诸葛亮壮志未酬让人惋惜,但他是悲壮不是悲剧,因为他用前半生的智慧帮助刘备创立了蜀汉,自己也成为了一代名相,忠臣的楷模。包括关羽也一样,他大意失荆州,但是他在之后的岁月中,越发的受人尊崇,他永生了。
这就是历史。千古风流人物!
《水浒传》更谈不上悲剧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梁山上那帮人虽然大多被官府迫害,但是聚在梁山之后,这108将本质上还是做着强盗的勾当,只不过这伙强盗的实力过于强大,已经成了体系,并且给自己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有利口号。其实天何需人去行道,而且行的还是攻城拔寨,抢金抢银的买卖,然后用这些战利品”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之所以认为他是悲剧,也不过是受影视作品小说的影响,以他们为主角团体来诉说故事,所以征方腊时,每死一个将,就让我们感觉难过,而且恨透了方腊。如果有方腊为主角的小说或影视呢?梁山那一伙是不是杀人不眨眼,为了诏安毫无原则,相比之下,方腊做的比梁山更”替天行道“!
《红楼梦》其实个人了解的最少,最近才开始读,还没有读完。以目前的了解,就是写一些荣国府里一些哥哥姐姐妹妹丫鬟夫人之类的生活百态。它最悲剧的地方就是最后荣宁两家被抄家,曾经显赫一时的荣国府,宁国府不复存在,王熙凤死后草席裹身,尸体让在雪地里。贾宝玉看透红尘,随道人僧人走了。去了他该去的地方。其实写的也是”由盛转衰“的历史规律,荣宁兴盛了上百年,盛极而衰是历史必然。
《西游记》,是个神魔小说,小时候也把它当神话看,甚至由于央视西游记的热播,经常把它当喜剧看,很多妖怪看起来不但不吓人,还有点搞笑可爱。
也记得上学时书本上说孙悟空大闹天空体现了孙悟空勇敢,正义,无畏无惧,敢于对抗权威的个性。现在随着阅历的增加,也看了原著小说,上面说的孙悟空好像都不是真的孙悟空,原来孙悟空在花果山是吃人的,原来孙悟空抢如意金箍棒是霸道不讲理的,原来孙悟空毁掉蟠桃园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原来孙悟空大闹天宫根本就近不了玉皇大帝的身。
题外话:原来六老师演的孙悟空和西游记压根就像一个人物两种故事(真的还原原著不但特技水平达不到,审核也通不过)。所以很费解为什么六老师到处说别人拍的西游记不尊重原著。
尤其是取经路上的孙悟空,不但没有以前勇敢,反而学会了世俗气,也难怪,五百年的压山史不是开玩笑的,足以让一个无畏无惧的人变成唯唯诺诺。所以,这之后的孙悟空自从看透了取经的套路后,就懂得怎样讨好上级,打不过的就找人,打得过的可能是某个神仙的坐骑,他也会去寻求帮忙,孙悟空俨然是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精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虽然偶尔和唐僧闹不愉快,但是却深得观音和如来的喜欢,孙悟空知道如来和观音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师徒四人就是演一出戏。九九八十一难,很多难几乎都是人为制造。孙悟空本来就聪明,悟性也高。当他很快了解了这一整套内在运作之后,就变得好像越来越弱,越来越不禁打。其实是孙悟空看透了而已。孙悟空从头到尾就不是英雄,他也没有什么真正大闹天宫的本领,他只是慢慢慢慢的被驯服了,从之前的稍许反抗到最后的彻底妥协,甚至妥协的比很多当官的神仙和菩萨还彻底。这才是悲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