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池塘藕已种7年,有臭藕应该怎么管理?
莲藕,生长,土壤池塘藕已种7年,有臭藕应该怎么管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池塘藕种7午扒藕时有不少臭藕应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池塘里已经种了7年的藕发生了臭藕,我认为不奇怪,所有生物或植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任何生物都有生命,有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何况生长7年的藕呢,藕是可食用的植物,当年的藕,新鲜脆嫩,口感好,该才收时一定要才收,保持它的更新,有人议论说是藕的一种病,有可能,我不会苟同,因为我们这种的藕,没有发生过,也没有听说过,它是经理价值很高的可食性食物,深受人们喜欢,所以我建议,池塘里种藕,应该及时采收,减少生病的可能,增加经济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农艺师老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根据我的分析判断,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莲藕的腐败病所致。
莲藕的腐败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枯萎病、腐烂病,是藕田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大莲藕产区均有发生。
腐败病的危害症状及病原
该病害主要危害地下茎,地上部分的花蕾、叶片和叶柄等|也表现症状,此病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病害初期,莲藕地下茎的外观变化并不明显,横切病株茎部近中心的维管束呈淡褐色或褐色,然后变色部位逐渐蔓延,由种藕扩展到新长出的地下茎。后期,根、莲鞭和病茎呈褐色或紫黑色不规则病斑,莲根坏死,莲鞭疏导组织变褐色,茎纵向皱缩,甚至腐烂。有些病株在藕节上出现粉红色物质和蛛丝状菌丝体,最后整株叶片变褐干枯、死亡。
该病由无性孢子类镰孢菌属中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主要为尖孢镰刀菌莲化专型。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为发病盛期。该病流行年份可造成莲藕减产15%——20%,严重时达60%以上,甚至绝收。
腐败病的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病品种。选择适宜当地种植并经过脱毒处理的丰产、优良、抗病品种。
②不用发病藕田的藕作种。种藕带菌是腐败病发病的主要菌源,要选择无病藕田的健株作种,杜绝菌源。
③水旱轮作。减少病原积累、净化土壤、减轻病害的发生。每2——3年水旱轮作一次,同时还应注意,施入藕田的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避免带菌。
④化学防治。搞好种藕的消毒和土壤处理。种藕栽种前,可用5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包裹闷种24小时,然后晾干播种。栽前结合藕田耕翻,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千克拌细土15公斤撒施藕田进行土壤处理。
同时,藕田实行冬耕晒垈,也可杀灭部分病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除草、摘叶。生长初期,藕田易生杂草,应及时拔除;栽后1个月左右,浮叶渐枯黄,立叶已长出,应及时摘除浮叶,使阳光透入水中,提高土温。以产藕为主的藕莲品种,到立叶长满水面以后,就不宜再下田操作,以防踩伤地下茎,以产莲子为主的品种,到植株盛花期后,应分次摘除发黄老叶和过密叶片,保护结有莲蓬各节的绿叶,加强光合效率。
(2)追肥。莲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在栽植后20~30天,主茎长出1~2片立叶时追肥1次,每667米2施粪肥1000~1500千克或氮化肥15千克左右,以促进立叶生长和分枝。以后莲藕到结藕前,即田间已出现少数后栋叶时,再追肥1次,要求氮、磷、钾三要素并重,每667米2施氮、磷、钾复合肥或混合肥料30~40千克,应在晴天露水已干时,放浅田水,撒施入泥,防止沾在叶上引起灼伤。子莲在第一批果实接近成熟,以后花、果正在陆续开放和结实时追肥,施肥种类和数量同上,但磷、钾肥比例要略多于氮肥。
(3)水层管理。藕田一般不能断水,种藕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保持5~10厘米水深为宜,进入立叶生长和分枝期,营养生长日趋旺盛,水位也应逐渐加深,到结藕前以达到20~30厘米为宜。如水位较难控制,最浅不宜少于15厘米,最深不能淹没立叶。进入结藕期水位应逐期落浅,到休眠越冬时只需保持一薄层浅水或土壤充分润湿即可。但在冬季寒冷地区,应适当加深水层,保持水下土壤始终不会结冻,以防止藕受冻害。生长期间,在每次追肥前应排去田水,施后等肥料溶入土中,立即还水。
(4)转藕梢。夏季植株主茎和分枝不断向前伸长,及至接近田边,要及时将其梢头用手拨转向田内生长,即当新生的卷叶出现在距田边0.8~1米时,应用手轻轻扒开泥土,将梢头一段向田内弯转,盖好泥土,加以固定。转梢应在下午茎叶柔软时进行,以免折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7年时间很久,应该是老的些莲藕烂在里面了,或许是水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