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一些专家说“千万别管孩子",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管?
孩子,父母,家长有一些专家说“千万别管孩子",孩子到底需不需要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管,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是命令孩子,也不是对孩子大喊大叫,更不是对孩子打骂责罚,而是通过温和的沟通交流与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3、孩子需要“管”,但不能什么都管。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管,是要敲打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比如,孩子出现了说谎、偷东西、打人等错误行为。不想让自家娃成为“熊孩子”,有些情况必须管!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作家安东·谢苗诺维奇·马卡连柯曾说:你们(父母)应该由着他(孩子)冒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冒险。
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是人之常情,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指导”。但是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父母不可能陪他走一辈子。如果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管教与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而且,时时事事都管着孩子,孩子也会失去动力。
所以,对孩子不要管得太多,在没有危险和伤害的情况尽量给他自由。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不要包办代替。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头,受点挫折,锻炼他的毅力。因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经过这样锻炼的人,在人生道路上突遇挫折,往往会一蹶不振。
孩子做的不对的地方,家长不要斥责,要耐心引导。有时在大人眼里是天大的错误,而在孩子眼里是很平常的事。孩子犯了错误,要耐心的讲解错误的原因和危害,以后应该怎样做,不要粗暴的训斥,打骂,其结果是令孩子胆小怕事,遇事畏缩不前,或是产生逆反心里,让孩子变得崇尚暴力,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4、孩子需要“惯”,“惯”要有分寸
说完了“管”,我们接着说“惯”。\"惯\"不是娇惯孩子,不是放任、纵容孩子,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孩子一个自由表现和发挥的空间,顺着孩子的思路,采用引导和培养、规范和纠正、肯定和鼓励等方式来约束孩子的一些行为,使孩子养成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好习惯。
总之,“惯孩子”不是不管,一味纵容,而是以引导为前提,以约束为准绳,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好的心态和品质。以“养成好习惯”为目的的\"惯\",才更有积极意义。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专家的话我也不相信,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耕耘就难有收获,养花如是,育儿亦如此!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不难发现,家庭教育才是摆在第一位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下是信息时代,社会风气浮躁,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就更需要家庭的引导和管理!家长要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性格的塑造,品行的修正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适度灌溉,才能静待花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成长首先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是孩子前进的指路人,是指明孩子前行道路的灯塔,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初步对社会价值观的建立的基石,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告诉他不要过于娇惯,要懂礼貌,但也要时常和孩子交流,陪他们玩耍,用自身来教育他,什么时候可以胡闹,什么时候要尊重他人,礼貌对待他人,要让孩子多读书,了解学习的益处,不管孩子是建立在已经将孩子带到正轨的基础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个管与不管是统一的,管是要密切注意孩子,要能发现孩子的性格取向和兴趣爱好,注意配养他的进取心和持久力。不管是说不能把框框定的太死,优如一个机器人一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些专家说“千万别管孩子\",看如何看待“管”个字,个人认为专家所说的“管”字是大人要求孩子,要做什么就需要执行什么。对于中国家长来说确实是管太多了,有时会超越界限,导致不好的后果。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需要执行对孩子的【养】和【育】,确保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能顺顺利利。
面对需要【管】的孩子,家长又应该如何管呢?
管好孩子,不如先管好自己
孩子从来都不是管出来的,越是管教严格的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容易不受规则所限制,反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隐患。
上一篇:哪一届春晚歌曲已成经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