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有较为满意的原创散文分享给大家吗?怎么样?
我的,嘉陵江,棠梨你有较为满意的原创散文分享给大家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桃李满天下”则是春秋时期子质为师的故事,用果树结下的桃子和李子来形容名师的学生遍布各地。
“桃红柳绿”更是短暂春光的代名词。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桃花。与桃花有关的诗词流传下来的比比皆是。更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赋予了桃花园作为理想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
一行人漫步桃林中。关于桃花的遐想一直在脑海中翻腾。
与农舍交相辉映的菜花
不知不觉间,我们却已经来到另一处美景之地——油菜花海。
极目望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黄绿色海洋。海洋的边际是散落的农村民居,高低不同错落有致。在油菜花海的衬托下,白墙灰瓦的农舍看起来十分别致。
面对如此美景,我真想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画家。在此放下画板写生作画……虽然不停地用手机拍摄,但仍感觉不如画笔能够更自如地描绘眼前春光……
春光明媚,满目桃花与菜花——我的心已然醉了。
作者的话:我是作家虞思桐。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想与我交流,请关注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槐树
槐树在北方是一个常见的树种.它枝叶繁茂,每年的四五月份,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中国本地的物种是国槐,早些年,在我居住的地方,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大都以它为主,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化也多元化了,早先没有见过的树种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繁植生长,给城市增添了色彩,艳丽花荟,多彩多姿植物给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不要怪我,实在是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也叫不上它们的名字,春天来了它们花枝招展,欣欣向荣,秋风里它们色彩斑澜,落叶似金。
槐树从我记事起,我就那么喜欢它,因为槐花那淡淡的清香和甜甜的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它记录着我和小伙伴们纯真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伴随着一棵槐树,我亲手把它种下,它世陪我一起成长。
这棵槐树的由来是这样的,在七十年代,植树活动在工厂和学校都有展开,每年的春天都会组织植树造林活动。有一次父亲参加完植树活动后,带回来两棵树苗,当时我家住在四合院,,院子不大,但很幽静,院子里人家也不太多,大家相处的也很好。
这两棵树苗一棵柳树,一棵国槐。院里的大人就商量着把它分栽到了正房和西房窗前两处,因为这里阳光存足,适合小树成长,大人把树栽在了院子里,从此这个院子就多了两棵小小的树苗。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小树也长成了大树了,夏天的夜晚,人们坐在树荫下乘凉,喝着小茶、孩子们玩着游戏,大些的孩子逗着蛐蛐。那时的光景现在是怎么也找不回来的。这两颗小树也经历了一些故事。随着年龄的增大,院子里的人们每家居住都不算大.在当时想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只能自己盖房子,或大或小。这树在院里就显得多余了,它必尽占有空间。那个时候真的感谢当时人们觉悟,两家人商量了一下就解决了。没有把树砍倒,因为这时的树己经长得很高了。最后两家给树干余留间距。一颗大树下盖起了两间房子。树与人就共生共存了。
我结婚之后,我离开了从小长大的院孑,每当我回到老院,自觉不自觉地就会看到那两棵树。垂坠的柳枝好像在向我招手,高大的槐树站在那里向我傻傻的笑着。它那淡淡的花香使我永久难忘,甜蜜的槐花在我的心里永藏。
完成于2020.4.20.下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分享一篇我前几年写得。
清明,别忘了他们
今天是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早晨骑车行走在上班的路上,行人像往常一样多,车辆也像往常一样堵。到了一个路口,看到一些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统一的校服,胸前别着小白花,在鲜艳的少先队队旗引领下,到烈士陵园去扫墓。由于学生的队伍较长,给本来就拥堵的交通造成了更大的拥堵,一些人等得不耐烦了,有的说:净添乱,人都死了,还扫什么墓。还有的说:搞形式主义。对此,我感慨万千,想到了我们中学时,在生活还极度不富裕的情况下,省吃俭用,学校雇用一个公交车,奔波一百多公里,还要到烈士陵园扫墓。因此,我想对一些人说,如果说给烈士扫墓纪念英烈,是形式主义的话,那社会就非常需要这样的形式主义,非常需要这种不忘历史的形式主义,非常需要这种爱国的形式主义。国家要大力宣扬这种形式主义。我还想对一些人说,你们不要忘记你们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的国旗是英雄的鲜血染成的,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就是叛徒。
由此,我想到了最近网上广泛传播、火爆朋友圈的关于纪念对越作战的视频。我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以前所在部队曾经在87年参加对越论战,我以前单位的一些同事也曾经参加了那场战争,因此,我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视频。看到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从全国各地到广西、云南烈士陵园进行祭奠,他们来自的不同地方,他们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现役军人、有工人、有农民、有企业家。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们脸上长满了皱纹,有的身体虽然不是太好,有的甚至直不起腰了,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老战士们穿着当时的老军装,戴着军功章,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整齐的口号,唱着革命的歌曲,列队、等车、鞠躬、敬酒……组织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在这个充满着浮躁、功力的社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他们依然是我们的骄傲,依然是社会的脊梁。我感到热血澎湃,感到了精神的力量。
我也曾看到一些参战老兵家庭困难的视频。有一个烈士在参战前的日记中写道:“儿子今天的牺牲,只为父母今后生活的美好”,但至今烈士的父母仍住着全村最破旧的房子,过着像拾荒者一样的生活,不知烈士在天之灵能不能瞑目。有的退伍返乡后生活窘迫,妻离子散。有的参战老兵复转到企业,企业破产下岗后,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看到这些视频,我无语了、我流泪了,不只是流泪,我的心在流血。
上一篇: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有多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