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两岁多的儿子黏奶奶不黏妈妈,有奶奶在就不听妈妈的话怎么办?
孩子,妈妈,奶奶两岁多的儿子黏奶奶不黏妈妈,有奶奶在就不听妈妈的话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和你婆婆商量一下 多让孩子跟你玩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很多因素就是因为妈妈没有满足她的需求 没有给他充足的安全感和属于自己领地的归属感 在奶奶这就全部会被满足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不管自己多么任性奶奶都会满足他 所以他非常喜欢这个随自己支配可以使唤的人 对于妈妈他就不喜欢了 因为在妈妈这比较拘束 妈妈做什么都一板一眼 说一不二 他没有那么在奶奶哪里那么自在 所以我们也不要生气 你现在这种情况下 就自己带 不要让婆婆插手了 慢慢的给他扳回来 你要让他充分的信任你 觉得奶奶和妈妈都很重要 没有区分 这样是最好的 结果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爱的宝妈,孩子从小谁带的多宝宝自然会亲近谁,我冒昧的揣测下可能孩子奶奶平时带孩子比较多,所以孩子就会从内心上依赖奶奶多些,再加上隔代亲,老人相对会宠溺孙子,所以孩子自然喜欢黏着奶奶。这时的您肯定多少会有些失落感,您的这种心情我很能理解。
我有个朋友生完孩子半年后不得已要回2000公里外的单位上班,孩子只好留在老家给奶奶带,而她只能在每年的长假才能回去看孩子,尽管每天都会跟孩子好几次的视频,但毕竟隔着屏幕孩子感受不到真实的母爱,她当时也是很苦恼,后来经不住对孩子的思念,最终说服婆婆还是带着孩子来同住一段时间,结果孩子来了后她发现孩子跟她一点都不亲,孩子干什么都要奶奶,有时她一抱孩子就哭着找奶奶,所以她那会也非常后悔一开始没自己就带着孩子,这个过程确实也让她煎熬了好久,但没办法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寻找跟孩子亲近的机会,比如给孩子买玩具、带他出去玩,给他买好吃的、读绘本等,孩子是敏感的,逐渐开始接受妈妈不再抗拒妈妈了,虽然一到晚上睡觉或是受了委屈一哭依旧还是会找奶奶,但至少在亲子关系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因为毕竟在孩子很小正是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她选择了工作,所以只能加倍的以心换心,后来小朋友上幼儿园后,婆婆因为想家就回老家了,刚开始孩子睡觉时还是会念叨奶奶,慢慢的时间长了孩子也接受了现实,他也在妈妈爸爸这里寻求到了安全感,跟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花时间陪陪孩子,或者等孩子长大一点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宝宝对奶奶如此依恋,作为妈妈,虽说乐得清闲,但心里肯定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吧。我也是这样,所以有的人说,是我们离不开孩子,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
对于孩子来说,谁对他的陪伴最多,他自然而然就会对照顾陪伴他的那个人产生依赖,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对妈妈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妈妈也不用过于焦虑,妈妈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以下是我的建议
1、多花点时间陪孩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多抽出时间来陪他玩,陪他闹,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
2、和奶奶商量对策
就该问题,寻求孩子奶奶的配合,让奶奶在日常带娃中,能够帮助树立妈妈的形象。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妈妈不要他或不爱他的错觉。
3、自己帮助孩子改正坏毛病
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通过绘本教育、日常交流中,逐渐灌输正确的思想。
重点是,一定不能全盘否定奶奶。毕竟孩子和奶奶的依恋关系已经建立了,如果妈妈过分否定孩子目前最爱的人,那么孩子就会产生排斥的情绪,从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习惯需要慢慢养成,不能急于一时。
最后祝妈妈早日找到孩子—老人—自己的平衡点吧。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我个人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我小时候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所以对我爷爷奶奶会格外的亲,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明明比爷爷奶奶更年轻,更有文化,对我也很好,可我依旧跟爷爷奶奶更亲。为什么呢?
可能从小学到高中,一切的生活琐事,都是爷爷奶奶操办,我想吃什么,爷爷奶奶总会想办法去弄,在我觉得好吃开心的表情下,爷爷奶奶总是会很欣慰很纯粹满足的笑,这个笑容在心里留下了烙印,所以长大后,我也尽量对爷爷奶奶好,导致他们经常跟左右邻居说我这个孙女有多孝顺。
按照心理学说的说法是: 妈妈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就是说孩子受妈妈影响最大,除非妈妈很少在孩子身边,孩子才会跟老人更亲近。
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从小他就需要学会面对不同的人,谁对他好,谁照顾他,他自然听谁的,跟谁亲。
所以宝妈不妨反省下自己平时是否太少陪伴孩子了,才让孩子过分的黏着奶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