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清却感觉很少出大文豪?
唐宋,明清,时期为何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清却感觉很少出大文豪?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李清照,鲁迅,毛泽东诗词,武侠类作者梁羽生,莫言等都可以说他们都是大文豪,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弘扬了中国文化,对现代的影响都非常巨大,称得上文豪榜,只是因为文革等等原因,还没有作总结而以。
(以上为本人的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宋的主子是汉人,属性相同,所以文人都很风骚,写了很多的骚句。元清的主子是外族,属性相异,所以文人也只能写个悲曲,写个杂文来表达情思,就没有那么骚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少出 而是追捧的人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弄清楚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的出处和时间,唐宋八大家最初出自明朝初期朱后的《八先生文集》,后明代儒学大家唐顺之再《文编》中也录入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学家毛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推出《唐宋八大家文钞》,因此“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就让人们传开了。
其次,我们要弄清楚唐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文豪,唐诗宋词,两个不同朝代流行的不同文体。之所以能出很多大文豪,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以鼓励文人通过考试可以出仕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很多文人墨客积极好学,杜甫的诗里说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是因为唐宋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民众自由度高,所以他们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作出很多千古绝句。
至于元明清为什么没有大文豪,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诗词逐渐走向衰落,而是由于这三个朝代由于需要加强统治阶级的政权,对文化的管控越来越严,使得文人的诗词受到严格的控制。
第一:元朝,从时间上看,唐宋八大家一开始出自明朝初期,所以排除了明朝清朝,至于元朝,实际上已经是诗词走向衰落的时期了,元朝最出名的是戏曲,杂剧,所以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不是这时期没有好的诗人,而是戏曲更受文坛推崇。
此外,元朝是由蒙古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崇武轻文,阶级等级制度严格,对汉人文化管控比较严。
第二,明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出了八股取士 ,明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所以明朝难出大文豪。第三,清朝,也是由来自东北的满足马上民族创建,为了严格管控文人,不但继续推行八股取士,禁锢文人思想,还有推行严格的文字狱,使得很多文人墨客都收敛起自己的诗文才情。
综上所述,元明清没有出现大文豪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观点。唐宋时期为汉文化的顶峰时期。而到后代的,元明清,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人民思想和情绪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元朝是蒙族人的天下,明朝是汉族,清朝则是满族。这三个时期是民族文化的碰撞和大交融时期,所以文化发展的方向并没有唐宋时期统一,而是更多方面的呈现出百家争鸣态势。
一般来说,整个封建社会大部分时期还是中原汉族在唱主旋律,元与清是中国历史中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两个大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又像是注入文化发展的新鲜血液,但又在文化血液注入初期都会有一个过渡期,甚至局部区域产生互斥现象。所以文化发展的一些方面可能受到阻碍,但一些方面又取得长足发展。
元杂剧,元曲,元青花纵观历史长河也是享有赫赫声名。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这一举措取得的成果更是泽被后世。清朝更是既给了华夏大地创痛,又留下无数瑰宝…
所以元明清没有八大家是因为文化各方面都有突出的发展,但是一时之间众口难调,谁也很难说服谁,于是只能维持着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上一篇:看男生是不是真的爱你,真的像有人说的要看他喝醉了之后的样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