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鸭子不下蛋是什么原因?
产蛋,鸭子,采食鸭子不下蛋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养殖畜禽,目的是为了获取肉蛋奶,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产蛋产奶下降或者停止的问题,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鸭子不下蛋都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确定你养的是母鸭
虽然说很多陆生动物的公母都比较容易分辨,但是也会有一些由于公母在外形上很相近,导致比较难区分,如果是我们常见的麻鸭就相对好区分,公鸭毛色会鲜亮,而母鸭缺少艳丽的羽毛,但是如果你养殖的是白鸭,就相对比较难分区。
品种以及年龄问题
现在很多养殖品种根据需求都会进行特定的选育,有些为了以产肉为主就会挑选产蛋晚的品种,如果你买的是这种鸭就可能会出现养殖一段时间不产蛋的现象,此外还要看你养殖的鸭有没有成熟到产卵年龄。
营养够不够以及环境是否合适
要产蛋就要吃好,如果吃不好连最基本的营养需求都达不到就不会产蛋。也就是说饲料的营养一定要跟上,而且还要均衡全面,饲料中不但要有能量原料,还要有蛋白质以及其他一些营养成分。
如果营养足够了,那么还要看环境是否合适,影响产蛋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是一般我们说影响鸡鸭产蛋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以及温度,光照过长以及过短都会影响产蛋,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影响鸭的产蛋。
健康问题
高密度养殖的鸭群都比较容易发病,如果出现一些疾病,也会造成鸭不产蛋。
当然了,鸭不下蛋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以上几个原因,比如日常的管理以及是否受到惊吓等都会影响产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鸭产蛋下降的原因,蛋鸭产蛋下降怎么办?
蛋鸭产蛋下降现象在养鸭场内时有发生,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环境、饲养管理及疾病因素。养户当发现蛋鸭产蛋下降时,应先找到病因,然后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改善。
鸭产蛋下降的原因
1、环境方面
①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起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定性。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慢慢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过程。
②天气的突然变化。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出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下降。寒冷气候时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效果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
①饲喂方面。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所以在对蛋鸭进行喂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殊情况不建议更换饲料。
②免疫因素。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起产蛋量的突然下降。
3、疾病方面
①病毒性疾病。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鸭群产蛋率每天下降2%以上,产蛋率连续降低。
②细菌性疾病。鸭副嗜血杆菌病一般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弯曲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20%~40%。
③寄生虫病。主要是白冠病,气温20℃以上时发病严重。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不等,病鸭鸭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鸭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5%。
蛋鸭产蛋下降怎么治?
达龙蛋无忧蛋禽专用,提升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抗应激、提高免疫力、降低死淘率;防治输卵管炎、开产腹泻,降低蛋料比;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3天改变拉稀过料、改善蛋壳质量;5天增加蛋重;7天降低耗料量10%~15%;10天减少死淘率;15天提高产蛋率。
养殖户一旦发现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找出产蛋下降的原因并及时治疗,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蛋鸭遇雨不下蛋主要是应激引起的,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料、饮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环境应激因素(温度、声响、陌生物等)对蛋鸭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夏季雨天,尤其是雷雨交加天气的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反应。为减少蛋鸭应激可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不要让鸭群淋雨,把鸭群关在有干燥、干净垫草的舍内,保持干燥,搞好通风;
其次,舍内必须有适宜的光照,防止黑暗应激,并保持适当的鸭群密度,防止拥挤应激;
再次,饲养管理人员动作一定要轻稳,严禁陌生人和动物进入舍内,防止惊动鸭群;
最后,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或维生素E、维生素C,以缓解应激反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