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吹牛皮本意是什么?起源是怎样的?
牛皮,的人,黄河吹牛皮本意是什么?起源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与哪种职业有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吹牛皮,又叫做说大话,主要指故意将事物的某项性能刻意的放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身边的人越来越爱吹牛皮,而且吹起牛皮来特别的带劲,似乎吹牛皮为成为了一种“文化”,那么,吹牛皮是怎么兴起的呢其实,在古代吹牛皮不是指故意夸张,而是一样事物,这个词,最早源于我国黄河上游地区。
那时候因为黄河天险,不少想度过黄河的人便想到了用牛皮制成小舟,后来就有了吹牛皮一说,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吃牛皮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多被用来形容那些狂妄自大的人,这些人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炫耀自己的优点,长处,并将之无限的放大,以至于周围的人对其产生厌恶感,可是又不好回绝。
其实吹牛之心,人人都有,爱吹牛也不算是一件什么坏事,比如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大妈不停的夸耀自己的孩子,多么的懂事,听话,其实仔细想想,也不算是一件坏事,相反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可是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尺度,如果一个人过于的夸大事实,那么这个人的言行就要警惕了,因为他很可能会误导旁人。
甚至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吹牛皮,虽然不主张宣扬,但是也不要完全否决,好的事情,适当的吹吹牛皮,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在生活中,人人都喜欢听好话,即使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委婉的说辞和往好的方面去讲,确实是一种避免尴尬局面的办法。但是过度夸张,那就是捏造事实,不受大家欢迎了。
举报/反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留人是我,留语甚是妥。
人留语亦留,答题从不躲。
许多人都有此疑问,为什么说大话要与吹牛皮联系到一起,为啥非得是牛,猪羊马不行吗?当然吹牛也是吹牛皮的省略。
至今,吹牛皮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也无从断定,说法很多,也有说跟屠户宰牛方法有关的,我看其他人也有提到的,不过我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下面这种。
皮筏
这应该是最被认可的吹牛皮的起源,也应该是最接近真相的。
皮筏应该最早出现于甘肃黄河流域一带,那里水流湍急,人们为了可以渡河,就将羊皮、牛皮整张剥下,密封好,留一个口,就像气球一样,然后吹满气使其鼓起,封口。把它成排成列的固定在木筏之下,这样木筏的承载能力就更强了,也更利于漂流。这就是最初的皮筏。
羊皮与牛皮
而皮筏又与吹牛皮有啥关系呢?
刚才提到了,一般利用整张的羊皮与牛皮制作皮筏,那时候只能靠人嘴吹,没有打气筒啥的,羊皮相对较小,也较薄,一人之力便可吹起。可是牛皮呢,又厚又大,很难一个人吹起来,往往得好几个人合力。
所以,相对吹羊皮来说,吹牛皮就要难多了。而有人要是说自己就能把牛皮给吹起来,别人就会认为他在说大话,久而久之,吹牛皮就成了夸口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
歇后语
可能直接说一个人吹牛太乏味了,老百姓得整点新花样,创造出了俏皮话。
鼓上安电扇——吹牛皮。
鼓面有牛皮制作的,用电扇吹,自然就是吹牛皮了。
吹牛皮不上税——大话由你说
有关吹牛的歇后语确实很多,不过一般都含有贬义,毕竟吹牛一般情况下不是啥好事情。
吹牛成功案例
虽然假大空不是啥太好的习惯,可是历史啥也不缺乏吹牛吹出了高度,吹出了事业,吹出了人生的,那当属西汉时期的东方朔了。
汉武帝求贤若渴,广招人才,没有限制,身为农民的东方朔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他也写了一封自荐信,而且是洋洋洒洒好几万字,但他并没有过多的表现自己的文才,而是剑走偏锋,整篇文章都是在自吹自擂,一顿海吹,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吹的牛都上了天。夸自己德智体美劳样样都行,长得还特帅,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基本上都能看出他是在说大话,有些言过其实,可是,正好合皇帝胃口,就这样,幽默诙谐、爱说大话,肚子里也多少有点墨水的东方朔,就被录用了。
黄公好谦卑
从前有个黄公有两个美若天仙的闺女,可是他过于谦逊,致使女儿上岁数了都没嫁出去,后来便宜了一个老汉。
所以啊,即使是谦虚,也要适度,过于谦虚就成虚伪了,其实,吹牛也是一样,不是不可以,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吹牛,也是未尝不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吹牛皮”多数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大话,夸海口,不自量力,信口开河,言过其实等等。其实,这都是“吹牛皮”的引申义,不是它的本意。那么,“吹牛皮”的本意是什么?起源是怎样的呢?
吹牛皮
一、“吹牛皮” 本意是工具。
“吹牛皮”本意是工具。据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这一方言源自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这一带西北地域,河流湍急,难以行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地人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把牛皮袋连为一体的牛皮筏子,可以在水中承载数千斤的物资过河,缓解了行舟难的问题。这一带人们就用牛皮袋做成的筏子为工具,在湍急的河流中稳健地行驶。
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曾用牛皮筏子度过金沙江,到达西岸。在战役之中,获得大捷。还相传朱元璋率兵渡淮河,一时无船,曾用牛皮袋做成的牛皮筏子,顺利地渡过淮河。可见牛皮筏子有多大的用处和威力!
二、“吹牛皮”的起源
上一篇:律师的生活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