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现在却没有太多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因为文言文的没落吗?
文言文,诗词,的人古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现在却没有太多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因为文言文的没落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之所以能够写出诗词和大量的文言文,与当时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社会背景有很大的联系。
下面我们用两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古人学习文化以四书五经、文言文为主。
中华文明璀璨,而从文化多样性发展以来,不断涌现出诗歌,诗词,文言文等,一些具有影响力文化特色,古人采用这种方式来记录生活,学习以及来丰富娱乐和交友。
而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名著,却影响着两千多年来的华夏文化,这就给古人的学习带来了示范。尤其古时候科举考试以名著经典为题,所以学子的学习深受文言体的影响,这就造成文言体的盛行。
除此之外,文言体也是古人语言交流和书信往来的主要题材。
文言文的语言结构言简意赅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并且文中的“之乎者也”的出现呢能够表达出文章的气势和感情。
传统文体和现代文体都是一脉相承,发扬传承国学知识。
无论文言文或者白话文,都是经过一代代华夏子孙,在实践和发扬传播中,不断进化和创新后才有的改变。
新文化运动后,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形式,像散文、小说等新型文体的出现,逐渐替代文言文,使我们文化交流更加多样性。鲁迅是新文化体裁的创作者,他最先使用新文体来发表著作,《朝花夕拾》的发表正式打开了白话文的先河。随后新的体裁形式越来越广泛,更多的诗人作者开始使用新式体裁来创作。
但是,文言文并没有因为现在的语言方式而没落,相反以文言文经典之作在我们的教育读物中一直在学习,从娃娃抓起,譬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国学读物一直在传唱,让小学生知道学习国学的重要性。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仅在我们国内发扬学习,而且现在世界各国都有学习汉语热,为学习中国文化,他们在国内大学都建有“孔子学院”,以学习中国的经典文学包括文言文的课程。
总结
文言文是我们国学经典的文字表现形式。无论我们的学习方式怎样改变,以文言文为经典的著作不会改变。
所以,在现代文言文还是我们要发扬的,继承文言文的传统。它不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没落,反而成为经典流传千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肯定,古人有那个环境,有那个氛围!从小就学习,另外古人读书比较单一,就是一个文科,不像现在一大推,样样要学,还有就是古人的生活节奏慢,经常可以去游玩,才容易写出好诗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词很美,应该说从《诗经》问世,中国诗词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繁荣,每个朝代都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包括到清代亦是如此,进入近现代,毛泽东的诗词最具代表性,诗词体裁多样,精彩纷呈,短短几句话就能刻画出一副美丽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感受诗词的壮美。进入当代,随着题材的不断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喜欢用白话文,以散文、小说、现代诗歌等形式体现出来,其实文字只是一个载体,不管用什么形式,只要表达的内容是正确的,是美的就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额!
现在却没有太多流传千古的名句???
要想流传千古 也得等千年以后吧! 现在的名句怎么可能流传千古了?
让你震撼一下:
(一)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贺新郎·读史
作者: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因为文言文落寞了,是因为今天的生活节奏太快,中西方文化撞击,没有人愿意去欣赏那隐含的美,而是追求直接的视觉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你手机里有哪些堪称神器的App?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