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6岁左右的男孩子整天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怎么办?
孩子,玩具,自己的6岁左右的男孩子整天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家的宝贝今年也马上要6周岁了,正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现在宝宝已经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了,自己的东西也会收拾整齐,但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这个时期去纠正还是来的及的,只不过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耐心。
这里说的空间,是指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不见的会做的那么好,你要容忍他并告诉他下次怎么做的是好的,不要打消他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和宝宝之间用到的方法。
首先孩子其实小的时候会有想要主动的时刻,只不过家长没有细心的去发现到,在他主动的时候是最好帮助他养成爱收拾东西的好习惯的。
那么错过了怎么办,可以先从适当的家务劳动入手,比如吃过饭后捡碗擦桌子这样的小事开始,我当时是当着孩子面问他爸爸,今天有些累了,做晚饭后的碗可以刷一下吗,然后爸爸会接着问宝宝,妈妈很辛苦,那就由爸爸来刷碗,那宝宝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导入了,可以由他自己说,也可以提出要求。
这么做不是要让他一下把家里收拾干净,至少先参与进来。稍微有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的意识。
第二,前几天我给宝宝买了一件新玩具,但是给他玩之前我会问题,这个玩具玩完后应该怎么办?宝宝说收好他帮他“回家”,我告诉他,如果你不帮他找到家,那么妈妈只好给他安排地方了,如果你喜欢玩,下次还想玩,不见的会找到他。后来他每次玩完这个玩具,都会放回第一次拿他的地方。
第三,趁着节假日,或者一家三口都在的时候,实在凑不上你就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家里每个成员都要有具体的分工,第一次给宝宝分任务时,她会说妈妈我不会,妈妈这太累了,我不想做,妈妈这个是你们的活,正因为有这些疑问,所以要让他参与进来,这个时候也正好是建立家庭成员和各自担当的好时机,我会告诉他,我们同生活在这个家中,妈妈会帮助爸爸分担家务,帮助宝宝洗衣做饭,学习本领,爸爸会在外奔波分担家用,回来时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宝宝对这个家里要承担些什么呢?只“吃喝玩乐”肯定是不行的,这样既可以身体力行的教育孩子,又可以让他珍惜劳动后的成果。
我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水洒了,他会马上说,妈妈你知道吗那可是我辛辛苦苦刚收拾完的。
他只有身体力行,做了这些事情,才能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第四,刚柔并济,奖罚分明,其实别说是孩子,大人有些时候都会有自身的惰性存在,你不在后面“推”他一把,他自己哪里会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这些事情,所以妈妈一定身体以身作则的教育宝宝,回家后自己的东西怎么放,拿完东西,自己有没有乱丢乱放的习惯,你可以先告诉把这些规矩告诉到宝宝,下次他做到了你就可以表扬一下,以示鼓励,如果没做到则可以用其他方法惩罚一下,比如倒个垃圾,洗个袜子,擦个桌子,一些他平时没有做到,你又需要引导他去做的事。
千万不要孩子还没怎么样,就立马表情态度一副“孩子还小,不用做这些”的态度,试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好的孩子以后会理好生活吗?
培养孩子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用心的事情,我们是他的爸爸妈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去发现,去改变他的机会,过程虽慢,但却是在积累质变,家里的干净整洁不单单是父母,或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家”是我们住在里面每一个人的,宝宝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也可以问问他自己,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营造。
希望这个回答会对你有些帮助
我是蜗牛育儿记,欢迎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感谢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6岁多的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已经很好了,而且自理能力也可以了!我认为你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男孩子嘛,肯定是皮一点,调皮捣乱可以有,倒是要立规矩,在家里,只要不出危险可以随便玩,但是玩完之后,自己要把自己搞乱的地方收拾好,物归原位。
2.不要让孩子以为玩完就没有事了,因为他可能没有体验到收拾残局有多累,让他参与,尽可能的让他自己收拾完,妈妈这时候可以小女人一些,累到哭啊,不舒服啊等等,在孩子面前适当的软弱,会让孩子更有担当!
3.如果孩子不收拾那么你也不用收拾,要忍住你去收拾的心,也不要吼他骂他,就让他在乱糟糟的地方继续玩,让他意识到他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给带来了好多的不方便!
4.家长以身作则,平时做完事情,及时收拾,不拖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以上是个人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秩序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孩子未满4岁,首先我们不要粗暴地去破坏他的秩序感。
孩子在1~3岁就已经有秩序感了。著名的医学博士、蒙特梭利教育创始人——玛利亚·蒙特梭瑞女士在《童年的秘密》中说过:
儿童的秩序感与成人是不同的,经验使成人变得麻木,但儿童正处于感知外界的过程,他们是单纯的。
当孩子排列好的积木不小心被你弄垮时,分分钟就哭给你看。
孩子们玩捉迷藏,每次轮到一个人躲都会藏在前一个人藏的地方,大人觉得无聊至极,他们却兴奋得很。
睡前讲故事,一本《蚯蚓日记》讲了一个月,还要讲。
有规律的重复,孩子享受的是过程的秩序感。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破坏它。
孩子4岁以后,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就没那么明显了,他更喜欢乱摆乱放,以此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拓宽自己的疆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的过程,也是一个秩序不断被打破以及重新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上一篇:越来不想说话,不想和人聊天,什么都不想做,是不是没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