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理解李敖的“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闻出来”的选书?
李敖,好书,鼻子怎样理解李敖的“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闻出来”的选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理解李敖的“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闻出来”的选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选出来”这句话,从李敖那里讲出来一点都不奇怪,看过他在北大演讲的朋友,或者曾经看过他语言类电视节目的朋友都很熟悉他。其余不了解的,须先认识李敖、走近李敖。
李敖(1935.04.25-2018.0318)著名思想家,自由主义大师,国学大师、中国近代史学者,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因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自诩”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选出来”,体现了李敖典型恃才傲物、极富调侃的语言风格,秉承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聪慧高明,传递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沟通态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以玩世来警世,以骂世来救世”的文化境界和批判精神。如,他批判美国,曾用《阳痿的美国》;在北大演讲曾曾经大胆用金刚瞪眼、观音低眉、尼姑思凡三个专题作为讲座提纲。这就是他敢说敢言的例证。作为曾经的台湾省立法委员,他曾经针砭时弊,怒怼过很多当时的官员名流,甚至一度出的书全部列为禁书。
”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选出来”,这句话话糙理不糙。关于用鼻子闻而不是用眼睛看文章,这在中国志怪类小说中就有其出处,看出端倪,故事讲的是古代一个高明的基层讼官不用眼睛看,用鼻子就能闻出来讼文的真假优劣。是真实好的有香味儿,自然留下细看;是假的孬的有臭味腥味,马上烧掉。而大家都知道狗的鼻子最灵,我想李敖先生并没有贬低别人的恶意,而是更像自嘲,以极富玩笑的方式,交给大家识别好书的方法。日常里,在我们这个地区,形容一个亲近的人敏锐,还习惯用”鼻子真奸,像狗鼻子一样”的说法。
”像狗一样用鼻子把好书选出来”,个人认为有三层意思:一,选出好书来读很重要,乱读书不如不读书;二,快速而不耽搁时间地把好书选出来十分关键,在书海里游泳而不被淹没是一种本领;三,对待好书要有一种本能的敏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背景:
2018年3月18日,李敖去世,享年83岁。李敖一生头衔众多:时事评论家、作家、诗人、政治家、思想家、文物鉴赏家、电视节目主持人、鬼才等等。但在我看来,贯穿其一生的要数“读书达人”莫属了!
结合问题看:
一、关于狗
狗的嗅觉最灵敏,故李敖用狗作比喻,即提醒读书人要有自己独有的灵敏度,有觉知地翻书、知书、识书,在众多书中将书的好闻出来。
二、关于闻
古有“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之说,而“书香”一词,虽然本意“书”与“香”是分开理解的(书:家庭三代熟读四书五经。香:家族中有祖庙,自有香火),但古往今来,更好的人喜欢连着一起用“书香”,表面看是说印书独特的油墨香味,开卷即闻书香气,而更多的时候是比喻收获到好书,感受到书中的美好的价值,阅读书籍就如沐书香之中。
可见,既然书有香,把书中特有的“香”闻出来,也是可能的。
三、读书法
李敖晚年,在自己的书房读书工作的时间最高一天16个小时。李敖用狗把好书闻出来作比喻,其实就是建议大家用自己敏锐的触觉与独特的视角,将书的好挑出来。
而且,李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读书法——拆书。李敖会将一些书中有用的信息剪下,甚至把一本书剪拆成几部分,分门别类,归纳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以便提取运用。
李敖在电视节目中提过这个方法,节目文字记录节选如下:“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我的解答完毕,希望对亲有用。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海浩瀚,人穷尽一生,也只能获取沧海一粟。所以,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挑选自己最需要的好书阅读,以拓展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水平,而不能漫无目的地什么书都看,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挑选好书,要有敏锐的眼光,抓住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一本书的序言、后记、目录,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大体内容,然后找出重点内容,稍微浏览一下就知道一本书的好坏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狗的嗅觉灵敏,这也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预示着如果没有超乎寻常的眼光,好东东会和你失之交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