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手机,你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孩子,手机,家长为了让孩子不沉迷手机,你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重点突出,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不要怀疑,不要责骂,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你越怀疑,孩子就会越那么做!只需要将约定书面化贴在家里,同时制定好相应的奖惩措施,按规定执行就够了!
3.做更有趣的事情
组织亲子游戏,多带孩子去户外参加有趣的活动,哪怕是和孩子一起做饭或者讨论问题,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自然就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因为比手机好玩的东西也有很多,自然就不会沉溺于其中了!
让孩子不沉溺手机其实没有那么难!首先我们要保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谈机色变”,正确认识手机,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让手机成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被手机支配!
我是军佚老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也期待大家的转发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防止孩子玩手机,我们曾经尝试过几种方法,如下仅供分享!
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养成,主要是由于大人的传递,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每天孩子到家看到的就是大人手里拿着手机在摆弄,要知道小孩的好奇心是很重的,大人们都认为好玩的东西,孩子一定会去效仿。
对于怎样防止,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一,奖励机制,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限制孩子,那就建立奖励机制,让孩子在离开手机的情况下,完成一些你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他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需要让他知道这个事情不是随便就能达成所愿的,正确的引导,让他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试着采取集小星星的方式鼓励孩子,孩子做了一件正确有益的事情,我们奖励给他小星星,如果看手机了,我们要减掉小星星,当星星集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他实现一个愿望。家长尽量满足。
二,惩罚机制,如果孩子想要看手机,可以采取罚的措施,罚站两个小时,可以让他看十分钟手机,然后让他自己记好时间,超出十分钟就要加罚站。这样他会慢慢的明白,花费看手机的时间很不值得。
三,引导机制,每次看手机前,让孩子打报告,说明看手机的目的和原因,必须列出充足的理由,这样反复几次,孩子也会失去玩手机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分析事情的好习惯,做事能够明确自己的目的,做有意义的事情。
以上经过亲身实践,不只是戒掉手机,还有平板、电脑和电视,这样几个过程会有帮助的!不是不让他们接收新事物,只是需要控制孩子接收新事物的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沉迷手机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耐心和时间。
孩子之所以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是由于多种原因: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找不到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情。
作为成人,估计你会有这种感受,有时不是我想玩手机,而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其它的事情可做,我觉得很无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原因:
1.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耐心陪伴孩子。
现实中,家长往往上一天班很累,下班回家也希望休闲一点,这时候孩子来找你说话,或缠着你跟他玩的时候,很多大家这时候会没耐心,于是就给手机给孩子,好让自己清净一会。
2.家长没有以身作则。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省钱的教育。很多孩子喜欢玩手机也是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
比如有很多父母下班一回家就玩手机,爸爸玩手机,妈妈也玩手机,整个家庭呈现一种这样的氛围,孩子想不玩手机都难。
3.孩子不能在其它方面找到价值感、存在感。
比如孩子学习不好,总是受到父母、老师、同伴的批评和耻笑,或者其它方面也不能获得成就感,因此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快感当中。
您在问题中没有说您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比如低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以引导陪伴为主,高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以寻找价值感为主。
我的儿子今年八岁了,我说说我儿子的情况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机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孩子接触它是不可避免的。
之前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家长说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父母两人都不敢买电脑放在家里,我觉得这没必要,最好的方式不是抵制,而是教会孩子合理的运用,而且现在电子设备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必要来源,我们不可能脱离它而存在,主要防止的是孩子沉迷其中。
1.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前面已经说过了,孩子玩手机主要是因为没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做,一个内心匮乏的孩子往往容易沉迷手机。
那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是避免沉迷手机的好办法,现在各种兴趣班也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想法给孩子报1到3个,不宜过多,这样孩子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这些事情上,玩手机的时间自然少了。
我儿子喜欢画画,在五岁的时候给他报了一个创意绘画班,现在已经学习了三年了,除了每周两小时课程外,其他时间儿子也经常涂涂画画。
2.提升孩子的价值感。
内心匮乏主要是因为没有价值感,觉得自己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所以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人一旦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做事的意义,做什么都是干劲满满,大大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
我儿子喜欢画画,我和我老公都很支持他,家里有很多他的绘画工具,我们把他满意的作品挂在墙上,也经常会赞赏他的奇思妙想,让他自己去装饰自己的房间,他从画画中得到了认同感和价值感,所以越来越爱画,画得越来越好。
3.父母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
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成本最低的教育。如果你一方面抱着手机,一方面让孩子放下手机,显然缺乏信服力,同时也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我在家的时候喜欢看书,老公在家喜欢练书法,很少长时间去看手机,所以孩子也很少长时间看手机。
上一篇:土豆种之前切成小块还晾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