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企业,工业,供应商为什么感觉中国制造业放慢了自动化的普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显而易见,上述自动化50强的的产品和系统,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工厂中找到其踪迹,有许多还占据了其销售总量的不小份额。中国是他们要争夺的重要市场。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近年来工业物联网的发展热潮中,居于前十位的工业自动化大厂商的IIoT平台,是他们推介的重点。这个未来巨大的市场,必然会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为他们已经发展了多年的众多产品系列 再次开辟广大的市场前景。没有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什么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都免谈。
反过来再看我国的仪表和自动化的工业。建国以来已经建立了相当可观的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基础,随着和改革开放市场化的大潮,似乎没有经受国外高新技术的冲击,原先想通过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的方式,提升我们的自动化工业的水平,也先后成为泡影。于是,我国的仪表和自动化工业的规模虽然也在扩展,但基本上成为了一个中低端产品的制造大国,高端产品乏善可陈。当然也不排斥出现了像浙江中控、和利时这样的佼佼者,为我国自行开发的DCS系统逐渐占据了百分之二十几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1999年国务院各工业主管部门改制之后,从原来的国营仪表厂和研究院所出来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组建了许多的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市场的大浪淘沙,有不少站稳脚跟,有了可喜的发展和壮大。例如,深圳市的盛博科技公司以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为主打产品,为我国的电网自动化、高铁自动化等许多行业提供了高可靠性的基础组件和部件;他们的产品还远销欧洲德、法、意、瑞士等国。上海辰竹仪表公司坚持以安全栅、信号隔离器、安全继电器和安全控制器为方向,其产品的水平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媲美,市场占有率也稳中有升。而苏州博众紧紧抓住数字转型机会,做好精密装配制造的集成优势。最近几年在服务于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发展有很好表现的小公司,如重庆的斯欧信息技术公司和北京的寄云科技公司等,都有值得称颂和脚踏实地的业绩。重庆斯欧还在实践德国工业4.0资产管理壳的实用方面开发了自有的技术方法。
那么会不会从这些民族仪表和自动化公司,以及信息技术公司中逐渐发展出能立于世界50强的公司呢?市场需求是巨大的,人才的积累和培育也是有坚实基础的,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十多年前和利时已经跻身与世界自动化的50强之后,国内没有继续进步呢?台湾的研华近些年来一直居于50强的第20左右的位置,这表明中国人也不是在自动化的高科技方面是弱智的。
5、小记
自动化产业,需要持续高投入才可能有高积累、高质量从而产生高回报的产业。然而,由于受追求GDP高指标的指导思想所累,国内的有关政府机构往往会把工业自动化工业视为一种不会产生高GDP产值的门类,因而重视不够。在工业自动化软件产品方面,像国内亚控在2018年纯软件收入(无硬件无服务),甚至超越世界最知名的自动化企业,但是仍然没有被列入中国软件企业目录中。这就是认知带来的巨大的问题。
这是一个为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巨大动能的基础性工业:忽视自动化工业的发展,后果就是长期受制于人。
鸣谢:上海辰竹自动化总经理王竹平的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路过,我也是搞自动化的,随便聊上几句。
自动化企业相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挣钱速度比较低,而且投资,周期,人才培养都比较麻烦,投资人不愿意投资,也没啥好说的。国际上,也是信息,软件,电商企业发展快,挣钱吗,那里都一样。抱怨浮躁估计也不会有效果。
也有一些互联网产业的公司投资自动化,比如自动驾驶系统,我个人觉得效果不理想。因为自动化学科有自己的逻辑,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视觉信号输入,可以改变自控系统的部分性能,但远不是全部。比如机械元件,马达,驱动等等。系统的总体特性没改变多少,效果没有太大变化也是理所当然。想用软件模仿人的操作本身也不是低成本的事。当然,我对这样的尝试不反对,而且觉得是个好事,万一成功了呢?
我们现在在搞一种低代码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想法是让普通人可以跨过计算机和自动化知识的门槛,可以直接用我们系统平台开发自己电器产品和设备。系统使用梯形图编程,中学生即可编程和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力资源便宜,很多企业故意把收入高的正式职员裁掉,以劳务外委的模式,间接雇用廉价劳动力,人为制造血汗工厂,国企这类现象最严重,不断加重基层劳动强度,减轻管理者工作量,搞口一张气一哈,指手画脚,把责任全推给下面,好处都归自己的管理模式,自己吃肉,还不给下面喝汤,还要再咬上一口。
另外,自动化可以取代绝大多数人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不可能像某些狗屁专家胡扯的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所谓的很多新工作岗位同样是可以用人工智能、自动化取代的。工人、快递员、普通售货员、财务人员、基层管理者、绝大多数公务员、医务人员、普通程序员、普通教师、普通文艺工作者、所谓的狗屁专家都可以被取代,只有天才暂时看不到被取代的可能。也许整个地球留下几万人,其他人都可以坐等被取代和消灭。要警惕一些自以为聪明不会被取代的家伙鼓动大多数人去自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原因非常的复杂,但是的确是这样,我们的制造业其实都是密集型为主,虽然说这些年来大多数工资收入都提高了,企业也没有过去那样,所以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各种问题导致盈利降低,很多都是归纳在高昂的劳动成本上面,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我们的劳动力价格其实并不算昂贵,至少跟发达国家来比较,我们的算是比较低的。
上一篇:小学阶段,语文该怎么做笔记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