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问你读《灿烂千阳》的感受是什么?
阿富汗,玛丽,她的请问你读《灿烂千阳》的感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请问你读《灿烂千阳》的感受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说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
胡赛尼“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史。他还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为阿富汗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再介绍一下《灿烂千阳》的内容简介: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各自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重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然而,多年的骗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她们将做出如果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我读《灿烂千阳》的感受是压抑、愤懑、悲悯和同情。
《灿烂千阳》的作者在扉页这样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的眼睛之光。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妇女。由此看来,作者关照的是阿富汗妇女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由于历史、宗教及国际关系等原因,近三十年来,阿富汗的难民问题一直是全球最为严重的难民危机之一。战争、饥饿、专制和压迫促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像这个故事中的塔里克和他的家人那样——离乡背井,到和阿富汗接壤的巴基斯坦和伊朗安置家业。出逃达到高峰时,有八百万名阿富汗人以难民的身份侨寓国外。时至今日,巴基斯坦依然有超过两百万阿富汗难民。
灾难深重的阿富汗人民面对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苏联人来了,战争爆发了;苏联人走了,军阀们来了;军阀们走了,塔利班来了;塔利班走了,美国人来了。”让人十分压抑的是阿富汗人民的命运无法自主,他们是那么的无助。战争贩子们和帝国强权把阿富汗人民随意蹂躏、践踏和宰割。把民主、人权和自由动不动吊在嘴上的西方政客们,你们是多么的虚伪和凶恶!
同样是人,同样是“所谓的上帝"的子民,她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保障。她们和我们的姐妹一样,也渴望爱情、婚姻、家庭;也渴望尊重和安全,可这一切都变成了泡影。满目疮痍,看到的是残酷、绝望、死亡、苦难和贫穷,令人抓狂和愤懑。
中华民族也曾经苦难深重,我们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历程感同身受,所以我对此既有悲愤又充满了怜悯。人除了活着也只能努力地活下去,还能怎么样啊?阿富汗国家的情况还和以前苦难深重的中国不一样。1840年以来的中国,中国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闭关锁国,再加上帝国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殖民,中国成了帝国列强争夺的肥肉。阿富汗国家除了类似的原因之外,还有民族、宗教和大国角力、极其落后的生产力等多重因素,因而显得更加复杂。
《灿烂千阳》的英文名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刚开始我不是很理解,本来写的是十分悲惨的故事,几乎看不到希望和光。但是反复玩味之后,我还是看到了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绝对是真理。没有永恒的灾难,也没有永恒的幸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女性的觉醒,就是民族的觉醒,因为女性是母亲,而母亲就是民族的希望之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玛丽雅姆和莱拉,原本有着不同的出生背景和迥异的家庭教育,而残酷的战争将她们的命运紧紧相连。
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爱与希望却让她们缔结友谊,相濡以沫,甚至情同母女。
最可贵的是,战乱、贫困和家庭暴力在她们身上留下千疮百孔,她们心中依旧怀有永不磨灭的勇气和信念。
正如十七世纪阿富汗诗人赛依伯所写的诗句: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有了爱和希望,再灰暗的日子也能闪闪发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了《灿烂千阳》很有感触,叙述的是阿富汗妇女的生活现状,书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叫玛丽雅姆,一个叫莱拉,她们都是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讲述了她们在阿富汗近30年的战争背景下,历经生活的悲苦及战乱对妇女的压迫,共同的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但最终又让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上等人家的女仆,而她的父亲就是这个上等人家的男主人,由于正牌妻子们的一直反对,玛丽雅姆和母亲被赶了出来,寄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证明这一切都是徒然,她卑微的身份使她最后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继续她那未完结的悲惨人生,虽然她历经种种压迫,但她善良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改变,最终为了莱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
她的光辉形象也在最终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挚爱的人也远走他乡,迫于生活的压力嫁给了拉希德,当时她才15岁,而拉希德已年过六十,但最终在玛丽雅姆的成全下,她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在阿富汗多年战乱的条件下,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大然感觉自己很幸福,这里没有战火,没有压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呢?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地人间"。“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