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证券基金涨跌跟什么有关?
基金,涨跌,股票证券基金涨跌跟什么有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基金的涨跌其实就是基金所投资的股票债券的涨跌,基金的种类有:
股票型基金:即募集的80%资金购买的时候股票,所以如果基金所购买的股票今天跌了,那基金今天也是跌的
债券型基金:即募集的80%资金购买的时候债券,同样债券的到期利息低了,债券基金收益也会下降
货币型基金:资金仅投资银行存款、同业拆借,比如耳熟能详的余额宝,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了,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也跟着降
还有指数基金:跟踪特定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就是说指数的成分股有哪些,基金就按相类似的比例配置,其中个股所占比重会略有不同,其实属于股票型基金。
我比较喜欢投资指数型基金,就拿指数基金来举个例子看看,图1是我投资的跟踪上证50指数的基金产品,上周五,基金涨幅0.11%,几乎没涨,再看看图2是指数的当天涨幅,微跌-0.1%,微跌,都是因为总仓的成分股没怎么涨也没怎么跌(图3,4)。
所以基金涨跌,就是有它所投资的品种决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要了解基金的概念,基金简单的理解就是一揽子股票,基金背后的管理人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是专业的管理人,这个是相对于散户来说的,可以关注一下一般个股里的前十大股东,常常有某某基金的身影,也就是散户所了解的有机构去持仓。
第二,基金一般规模不等,这里所说的基金规模,即所募集的资金,一般是几千万甚至上百亿不等,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管理人操作,在封闭期内逐步建仓,从中挣取管理费,申购费,认购费和赎回费等,而购买基金的人,是从中挣取收益,一般首发基金的净值为1,即认购基金;如果不是首发基金,那么按照当天4点后的净值获得基金的份额。
第三,说到关键了,基金经理由于管理的资金强大,可以投资的项目也很多,一般来说投资于二级市场,即交易股票、债券、场内基金等,至于具体交易什么,根据基金的类型去认定,一般基金经理会定期公布持仓的,基金的涨跌除了跟市场相关,跟投资的标的,还有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决定的,另外还有投资者的心态,基金一般短期内比较难看到收益,需要有长期投资的心态去投资基金。
题目所说的证券基金,如果仅仅理解为证券板块的基金的话,那么投资的即是证券板块的股票,它的涨跌主要跟上市证券公司的价格有关。
基金投资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了解方方面面,持续学习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证券基金应该是指股票类型的基金吧。
简单来说股票类型的基金当然是跟这支基金持有的股票的涨跌有关系。所谓的股票型基金是募集大家手上的资金交到基金公司专业的基金经理手上来帮大家炒股。
每只基金的信息公告里面都会公布该基金当季度所持仓的股票,包括持有的份额比例。你看过这些信息之后就知道这只基金的净值就跟这些股票的涨跌密切相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股票基金的涨跌背后是股票的涨跌。
所谓股票基金,就是基金经理拿着你的钱帮你买股票。
买的股票涨了,股票基金就涨反之亦然。
问题就变成股票为什么会涨跌了。股票的涨跌是由于供需关系决定,你觉得股票好你买那么价格就会随着你的出价涨,如果大家都觉得好,都要买,那么股票就一直涨涨涨,反之都不看好那就一直跌跌跌,一部分人看好,一部分人不看好,就会涨涨跌跌波动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股票是公司发行的、代表股东身份的权利证书。股票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持有股票者能从公司获得红利分配(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或者公司能将盈利用于再发展,使股份增值。
所以,股票的涨跌,首先和公司的经营好坏有关,因为这会影响到公司的的红利多少。
而公司经营的好坏,又受到公司治理的优劣、行业竞争态势和增长空间、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所有这些因素,总称“基本面因素(包括公司基本面、行业基本面和宏观基本面)”,一旦发生改变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改变其未来盈利状况,最终引发股价变动。
例如,在公司基本面因素中,公司更换管理层、宣布盈利增长(或亏损),都会引起股价变化;在行业基本面方面,油价的涨跌,会让石油加工和生产企业的股价发生变化;在宏观基本面方面,利率变化、经济周期变化等,也会引起股价波动。
股票的涨跌,还受“技术面”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投资者的心理层面。比如,一些投资者往往具有追涨杀跌的心理,从而造成股市剧烈动荡。因公众心理造成的股市泡沫和泡沫之后的崩溃,例子实在是很多:早期如荷兰的“郁金香狂躁症”、当代如“互联网”泡沫、中国如“长春君子兰风波”等等。
近日中国股市,也存在一些泡沫的征兆,看看爱问的股票分类的提问热度、看看证券公司等待开户的排队队伍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公众心理,类似“击鼓传花”,一旦把股价抬上去而最后由没人接手,暴跌必将来临。
上一篇:如何催收货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