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下笔春蚕食叶声”这句诗有什么妙处?
春蚕,贡院,桑叶“下笔春蚕食叶声”这句诗有什么妙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相思和文思,都是无声的,而此处以食叶声为喻,就如文思如泉涌,以有形写无形一样。
诗无达诂,见笑见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象生动贴切,妙不可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一句出自宋代欧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试》,原诗全文: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请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译文:
贡院中春风吹拂香雾暖而轻柔,宽敞的大庭大早就坐满来应试的各地英才。考生们紧张肃穆地书写着,如同衔枚疾而走的战士,笔尖在纸上沙沙轻响,,像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各地向京都推荐贤才,一定要重视其品德操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成为可以依赖的执政大臣。自我惭愧,己经身老体衰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贤七,全依仗诸位来识鉴了。
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在于: 一 ,点明了考试的时间是春天,用蚕食叶比喻考生落笔有声,生动、细腻且贴切;二:从动中见静,越发哄托出考场的上庄严安静;三:借以引发下文,刻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惟妙惟肖,以文字传达图画和声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的颔联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这一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第一妙处:用蚕食桑叶之声比喻士子答题声响,声动贴切,也隐含着考生答题时的专注。
春蚕在吃叶时是声音很细小,而且蚕的眼睛是一直盯着桑叶。
第二妙处:以动写静,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封建时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国家寄予厚望重视,违法者将置以重刑,重则杀头,首联中描绘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
群英据此,焚香除异,贡院肃穆幽雅,都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第三妙处 :表现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蚕食桑叶,是因为桑叶能让蚕解决温饱,能让自己的破茧化蝶,科举对士子来说是获取功名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充满实现的可能性,考生认真答题,表明有信心抓住机会,欢喜自己终于可以尽情发挥才干,实现自己的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笔春蚕食叶l声,
说明考生学得精。
考场之上更严明,
写字如同蚕吃声。
为啥中华如此强,
人有才华知识广。
中华传曾五千年,
一代更比一代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纸秋蝉洞里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比喻句。意思是写字时,笔与纸的摩擦的声音像蚕食桑叶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csgo是开箱子,还是直接买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