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音乐,什么是音乐?
音乐,艺术,时期如何看待音乐,什么是音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
根据《礼记》中《乐记》详细记载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2] ”这种介绍简单明了的涵盖了音乐的声音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进一步翻查古籍进一步推敲,就能对平时听到的有关音乐词汇涵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声:在自然中容易被人耳捕捉得到的能量波动。
音:拥有稳定变化规则并且可控制的持续声波。
乐:经过组织挑选后的悦耳声波。
调:根据某个规则进行挑选过后的音集合。
律:对集合音进行更加规律的排列顺序。
段: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
曲:按照一个整体对所有上述提到的声音乐调律段进行整体的组织。
这些词语相互组合,就构成了声音,音乐,乐音,音调,乐调等词。(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简称。)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曲调,节奏,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音色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1、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性因素。曲调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基本的进行方向有三种:“水平进行”、“上行”和“下行”。相同音的进行方向称水平进行;由低音向高音方向进行称上行;由高音向低音方向进行称下行。曲调的常见进行方式有:“同音反复”、“级进”和“跳进”。依音阶的相邻音进行称为级进,三度的跳进称小跳,四度和四度以上的跳进称大跳。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我国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及“和声进行”。和弦通常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乐音按一定的法则纵向(同时)重叠而形成的音响组合。和弦的横向组织就是和声进行。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4、力度: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
5、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我国的五声调式等。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开始自低到高排列起来即构成音阶。
7、曲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态。(包括纵向结合和横向结合关系)。
9、音色:音色有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之分。在人声音色中又可分童声、女声、男声等。乐器音色的区别更是多种多样。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又使用混合音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音乐是人性的爱之魂,是滋润人性的雨露。没有音乐,人性会充满噪音,成为暴躁的人性。所以妈妈抱着哺乳的婴儿,总是轻声吟唱,甚至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也要播放着优美的摇篮曲。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无处不在。工作一天累了,回家躺在沙发上一会儿,也要打开手机听听醉心金曲,使整个人舒缓放松一下。歌声是音乐,各种乐器弹奏出来美妙之音更是音乐,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独奏或协奏曲,或中国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的独奏犹如泉水悠悠非常好听。哪怕是乡村田野上农民兄弟的山歌号子也是音乐。所以说有了音乐,生活也变得醇香有味。
好的歌声真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像童安格,张学友张信哲邓丽君等歌手的歌,听了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百听不厌。这比读诗更过瘾,哪怕是新秀余秀华的诗,虽然灵感和天赋高人一等,但魅力还是难及迷人的音乐。我更喜欢听钢琴曲,尤其是伟大的作曲家如莫扎特呀柴可夫斯基呀等创作的古典作品。听着听着会让人入迷,随着乐曲的旋律,时而感觉是甜蜜宁静的夜晚,时而感到好像山雨欲来风满楼,时而好像又变成阳光明媚艳阳天。听钢琴听音乐,可让你心旷神怡百感交集沉醉不醒
一句话,音乐是人性之魂,也是生活之歌。音乐使人性更美,使生活更灿烂如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音乐是寓于声音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多种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音乐没有视觉形象,也没有明确的语义性,但它可以抒发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绘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种意境,所以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音乐欣赏的能力,与聆听者的知识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艺术通过作曲—演绎—聆听这个“三位一体”的创作过程来完成,作为音乐聆听者,欲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必须先学会欣赏音乐的方法。美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 A.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What to Listen Music)一书中,把倾听音乐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既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但实际上人们在倾听音乐时,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并不能把欣赏过程机械地分出阶段。但这样假设的阶段,却可以对倾听音乐的方式有个明确的概念。最简单的倾听音乐方法,是没有任何思维的纯为乐趣而倾听,也就是美感阶段。那可以是一种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一面做着别的工作,一面任由音乐的感染力将你带到一种无意识却又富有魅力的境界。音乐的四个要素都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其感染力是极为强大的,所以美感阶段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带你进入联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脱,但你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因为音乐的价值不仅在于能给你以美感。只有采用有意识的倾听方式,才能得到音乐的真谛。倾听音乐需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涵义所在,这就是倾听音乐的第二阶段,既表达阶段。音乐的涵义是表达情感和情绪,音乐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绘画等艺术明白地表达悲或乐,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体的言词来表达,也不能与某种明确的事物相联系,只能用声音的表情来引起人们的情绪,因此,在不同时间,每次重听的感觉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那种涵义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内容,使你激动,与你共鸣。所以音乐虽能以它的表现力使你产生情绪的想象与联想,或兴奋,或喜悦,或悲哀,或安详……但不必用具体言词去说明那涵义是什么。即使欣赏标题音乐,也不能过分拘泥,受标题的束缚,标题只是帮助想象力的发挥。音乐除了使人觉得愉快的声音和它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存在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等形式,这就是倾听音乐的第三阶段,既纯音乐阶段。对于音乐素材,必须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以一定音乐曲式的原理组成一个作品,所以对一个聆听者来说,必须具有并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懂得音乐曲式的原理,去追随作曲家的思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辨别主题,认清特征,随着音乐的变化和展开,进一步了解乐曲的全篇布局,这才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当然,欣赏音乐不仅是倾听,还要有所想象和联想,倾听音乐重要的是理解音乐作品。理想的音乐欣赏者应是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就像作曲家那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的态度,为它陶醉,对它批判,以积极的态度去聆听,否则就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