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地瓜苗浇水后发黄不长怎么办?求指点?
地瓜,红薯,土壤地瓜苗浇水后发黄不长怎么办?求指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原因【3】由于浇水的原因: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大,加之地温低,根系生长缓慢,茎叶缺失养分后容易发黄;浇水过少,造成干旱,秧苗在脱水的情况下也容易发黄。
解决办法:扦插地瓜秧苗时,不管是先浇水还是后浇水,都要根据土壤条件适量浇水。如沙壤地应多浇;而黏土地应少浇。并且在浇水后,切勿急着封埯,需要水分滋润后面封埯,保证土质舒松。
原因【4】扦插过深:栽植地瓜苗时,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认为扦插越深,土壤湿度大越容易成活。过深能保湿但不能保温,因为春天地温的原因,起垄后的土壤太深温度低,并且通透性差,所以幼苗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扎根慢而不能适应茎叶的生长,从不造成叶片发黄。
解决办法:栽植红薯时,切勿过深或过浅。过浅容易干旱。一般以4一6㎝为宜:沙土地通透性好,但保水能力差,扦插深度以6㎝为宜;黏土地则相反,扦插深度在4㎝为宜;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扦插深度5㎝为宜。
原因【5】肥害或药害:扦插红薯,有在穴内施用肥料和农药的习惯。如果用肥、用药量过大或离秧苗过近,则很容易把幼嫩的幼苗伤害,致使烂根造成发黄。
解决办法:我们当地扦插地瓜苗时,在穴内也施用苗肥和农药。具体做法是:刨穴后先扦插秧苗,之后浇水,施用的化肥(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或煮熟后的大豆)和农药(辛硫磷),分别撒在秧苗的两侧。并且用量很少。
原因【6】,病害:地瓜黑斑病菌始终伴随着地瓜的一生。在地瓜育苗时,黑斑病菌就在地瓜种的身上,如果育苗前消毒不利,病菌会随着地瓜苗移栽到地内;同时茎线虫病也是地瓜幼苗的克星。如果带病菌把地瓜苗移栽到田内,因温、湿度适宜,发病后烂根从而地瓜苗发黄。
解决办法:育薯苗前,把地瓜用55℃的温水浸泡10分钟,能灭除附着在地瓜表面的黑斑病,还能灭除薯皮内0.5㎝的茎线虫病;把薯种放入苗床后,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一遍;有病菌迹象的,在提苗后,把薯苗与地瓜接触的根部剪去,防止病菌入田。
总之,地瓜秧苗扦插后,发黄的原因较多,当然浇水后土壤温度低造成秧苗发黄是原因之一,但造成发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查清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出解决的办法。春季红薯扦插后最关键的需要及时划锄松土,可增温保湿,使土质疏松,有利于根系发展,达到苗全苗旺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翻地瓜秧,锄地,散湿,增温,锄杂草。
方法是:
一,从边行开始,第一行地瓜秧往外翻,对露出地瓜沟,耘锄,如此循环操做。
二,可从地中间开始,用长棍,或弯腰用手将地瓜秧向两边分,清沟
后耘锄,以此类推。
地瓜是旱作物,水太足,光长秧,地瓜应栽在高垅上,沟里浇水,水泡不到,或时间很短,水就从沟里耗下。
管理地瓜,不能像种菜,种粮那样,勤浇水,应少浇水,不要浇菜或浇粮食作物时,顺便浇地瓜。
地瓜前期存水,只长秧,后期存水,地瓜变脆,煮不烂,地瓜品质变了。
现在,如果因浇水,天气,温度低造成苗叶发黄,经过锄地散湿,气温升高,会长出很多新杈,地瓜苗能壮起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瓜苗发黄有2个原因,一个是浇水问题,另外一个是温度问题。
地瓜苗不是特别喜水,如浇水过多会导致发黄.平时养护时可保持土地微干,但是不要过干,土地过干的话,会导致根系缺水干枯,最后会影响吼后续的发芽生长。
红薯是耐旱做物,但是,水分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增产。红薯怕淹,特别是是在红薯后受淹对产量影响很大。
温度过低也会导致发黄。红薯要长的好,还要有适宜的温度,在20度以上温度下,红薯长得会更好,莆田的天气比较暖和 所以种出来的地瓜都比我北方的好吃很多。
种植地瓜苗我们要注意三点
1、阳光光照不足,强度不够时,红薯幼苗光合作用减弱,积累有机物减少,会引起叶、苗发黄,生长减慢,苗弱。整个生长期间内,应充分利用光照,提高温度,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2、种植红薯时应选好向阳,光照好的地方为佳;不宜种在背荫,或与高杆作物套种。可能会引起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降低,延迟结薯;或日照时间缩短,现蕾开花,影响块根的膨大。
3、红薯耐旱不耐涝,生育后期,如果土壤出现干湿交替现象,是非常容易形成开裂薯块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爪苗浇水后发黄不长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泥土板结和浇水过多造成烂根,还有施肥过多也会造成地瓜烧根,只淋水不施肥也不行,补救办法是施用农家肥配合松土除草,缺肥的可以淋施少量尿素,促进地爪生根发芽正常生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瓜苗浇水发黄不长有以下几个原因:
上一篇:给孩子讲数学题,一问全会做题就迷糊,你会生气吗?你会吼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