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周星驰的影视作品?
电影,无厘头,他的如何评价周星驰的影视作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u003c美人鱼\u003e喜剧元素多 , 只能说明它的主题需要喜剧元素 , 这一点反而是我观影之前没有想到的.
三:问: 为何说\u003c美人鱼\u003e的主题需要大量的喜剧元素?
非常简单 , 因为\u003c美人鱼\u003e 的主题是悲剧 .
当然有人不认为这是悲剧 , 这是有些地方没有看透 , 下文再说 , 先谈悲剧的问题.
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悲剧的灵魂 : 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 而悲剧的目的 , 其实是通过毁灭让观众更强烈的认识到事物的美好 .
人类这种生物 , 对习以为常的存在是不会懂得珍惜的 , 这在日常生活上是必要的本能 , 排除冗余信息聚焦于重点 . 然而关乎长远利益的选择时 , 常常因为短视犯下致命的错误 . 文艺上的毁灭对人们珍惜生命美好之处有很大的裨益 .
悲剧一定要刻画事物的美好 . 然而在毁灭事物之前 , 要把美好表达出来却并不简单 . 因为人们同时对越接近的事物越熟悉 , 越遥远的事物越漠不关心 . 所以为了用事物的美好触及人的心灵 , 悲剧慢慢分裂出了两种路径 . 一种是去刻画人们熟悉的美好事物 , 例如爱情亲情 . 另一种则是通过叙事手法给观众送去愉悦 , 或者制造强烈的意外感 , 让人强烈地关注一个陌生事物 , 也因而建立起事物的美好体验 .
周星驰有两个最擅长的文艺形式 , 一个是喜剧 , 一个是幻想 , 所以他要讲述悲剧主题时 , 总是用自己擅长的两种方式来塑造美好 . \u003c美人鱼\u003e有特别多的喜剧元素 , 也就说明它比以往的电影更悲伤 .
四: 为何说\u003c美人鱼\u003e是悲剧主题?
如果以为\u003c美人鱼\u003e的主体是美人鱼 , 其实就错了 . 美人鱼的故事主体是自然生态 , 尤其是海豚 . 显然周星驰创作它 , 是受到了\u003c海豚湾\u003e的冲击影响 , 剧中多次播放了那段大屠杀视频 .
故事发生地从现实角度看 , 其实正是海豚聚集区 . 然而我们在电影里只看到了因为声呐驱逐而遍体鳞伤的美人鱼 , 我们看到了海豚吗 ? 我们看不到 , 因为美人鱼就是海豚的映射 .
美人鱼只是这部幻想电影中 , 对自然生态的隐喻 . 真正受伤害的是所有的鱼类和海豚 , 并非子虚乌有的美人鱼 . 然而人类这个种群愚昧自私 , 历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缺乏同情心 . 美人鱼因为有人类本身的情感和智慧 , 又远离人类文明聚居于海洋之中 , 所以特别适合作为隐喻 , 用来映射人类本该对自然生物付出的将心比心.
\u003c美人鱼\u003e背后的悲剧世界观--人类为了一己私利对自然生态的残酷破坏 , 对野生生物穷凶极恶的伤害--才是周星驰创作这部电影的主题 . 当然有些人以为搞一个环保主题是迎合\"崇高选材\" , 其实不然 . 人类毕竟不是都残忍的 . 一部分人的感受能力更强 , 他们对其它生物都能感同身受 . 而大多数普通人 , 只会对与自己生活高度接近的人类 -- 相似阶级地位的 , 相似文化的 , 相似信仰的 , 甚至小到一个家庭 -- 才有丰富的同情感受.
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残酷暴行 , 让同情心较强的人来看 , 只会感到无比可耻 , 又为暴行的受害者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 . 描述这种情感有个很好的词 -- \"佛性\" . 因为佛祖就是一位为众生的不平等而陷入极度痛苦的伟人 , 他创建的哲学专门讨论众生皆苦 , 终身平等的问题.
能否让冷漠的人类 , 能将心比心地体会与自己不同的人类或生物呢 ? 这往往是优秀的文艺作品追求的目标 .
这类题材的电影很多 . 举一些优秀的例子 : \u003c与狼共舞\u003e , \u003c阿凡达\u003e , \u003c第九区\u003e . 不过这几部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种族压迫问题 . 与\u003c美人鱼\u003e有些类似的是\u003c寄生兽\u003e , 又比如富坚义博的\u003c猎人*蚂蚁篇\u003e .
这些作品共同点反思人类对异己施加的暴行 , 不过有的选择抗争 , 有的加以控诉 , 有的抒发悲伤 , 有的唤起良知 ; 至于美人鱼这类作品 , 选择的是传达一种换位思考 , 寻求和解 . 邓超因为良心发现 , 终结了填海工程 , 捐出全部财产搞环保 , 与美人鱼双宿双栖 , 这是人鱼通过爱情而走向和解的童话 . 立意自然要低一些 .
之所以说美人鱼的主题是悲剧 , 因为\"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 . 人类为私利对野生生物的残酷伤害 , 并不会因为一部童话电影而改变 . 屠杀鲸鱼 , 海豹 , 海豚的悲剧在现实中是更惨烈地存在的 . 真正善良的人不会因为电影的童话解决而宽慰 , 而是看到了自己本不熟悉的残酷现实 , 而陷入深深的悲伤 .
五: 为何说\u003c美人鱼\u003e是悲剧 , 它却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我说明原因之前 , 估计大部分观众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 , 周星驰电影历来喜欢搞个突兀的结局 .
举几个例子 : \u003c大话西游\u003e 结尾 , 孙悟空帮一对长得像至尊宝和紫霞的小情人相好 , 然后像狗一样的离开 ; \u003c喜剧之王\u003e 结尾, 突然杜鹃儿陪尹天仇演话剧 , 获得巨大成功 ; \u003c功夫\u003e结尾主角突然变成了两个孩子 , 而之前故事里的各种角色都在过着日常生活 . \u003c长江七号\u003e的结尾 , 七仔带着无数伙伴回归了 . \u003c西游*降魔篇\u003e里 , 孙悟空皈依佛祖 , 接下来就陪文章去取经了.
如果这个现象只有一次两次 , 可以认为是导演功力偏差 , 不能流畅地从高潮过度到结尾 , 草草收场 . 然而出现太多次 , 反而应该明白突兀背后别有用意 , 这种做法是必要的 .
因为周星驰本质是一个 \"怀着赤子之心\" , 或者说 \"童心\" 的人 . 所有周星驰电影都在反复咀嚼着周星驰童年时代的真诚和想象力 . 周星驰因为某些原因 , (后文会说)特别喜欢讲让人心中难受的故事 , 但他又不忍心把这种残酷坚持到底 , 而是决定给人带来希望 .
这个希望通常是对\"美好\"的凭吊 , 但相对于残酷的真相而言又特别不真实 . 正因为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不真实的 , 所以偏要用亦幻亦真的手法来表达 , 所以周星驰的电影往往有一个突兀的童话般的结尾 . 这个叫做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 我在欣赏姜文电影的文章中提过 , 姜文写悲剧时也特别喜欢插入魔幻现实主义的收尾来隔离残酷感 . 例如\u003c太阳照常升起\u003e里疯妈的死去 .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手法.
再讲一个例子 , 大家就能彻底明白这种手法了 . 在电影\u003c致命魔术\u003e中 , 反复出现了一个变鸟的魔术 , 魔术师展示一只笼中鸟 , 用黑布遮住笼子 , 然后啪的一巴掌拍平 . 当众人惊恐万状时 , 魔术师再伸手变出那只小鸟 , 任它飞走 , 博得大家的喝彩 . 这时有一个小男孩大声哭了起来 , \"他把小鸟打死了\" . 当魔术师把活着的小鸟给小男孩看时 , 小男孩哭着说着 \"这是另一只\" .这就是魔术 . 对真正的笼中鸟而言 , 它的结局就是被拍得粉身碎骨的刹那 . 而对观众而言 , 心满意足的却是最后小鸟安然无恙的幻觉 .
所以大家要明白 , 按照故事逻辑的走向 , \u003c美人鱼\u003e真实的逻辑就是在一大串逗比剧情之后 , 美人鱼居然被残忍的人类毫不留强地屠杀了 , 鲜血染红了废船里的乐园 . 这是美人鱼隐喻的对象 , 海豚鲸鱼和海豹在显示世界的真实遭遇 . 大海仍然被污染 , 海豚和鲸鱼仍鲜血淋漓地堆砌在岸边 , 被人类剥皮拆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