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假新闻VS真新闻,你觉得哪个点击率更高、传播更快?为什么?
新闻,假新闻,虚假假新闻VS真新闻,你觉得哪个点击率更高、传播更快?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真新闻快多了,市面上假新闻的数量远多于真新闻,而真新闻又让人读起来过于枯燥,在这个舆论爆炸的社会,人们更愿意翻看一些与自己预想不符,出人意料的报道,而且假新闻分布更广,类型更多,设计各种领域。而且人们现在都是快速阅读,并不会真正的在意新闻的真实性,对于人们而言,看新闻是一种消遣的方式,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人都是八卦的,出现一则夸张或者难以置信的话题,就会和别人谈论,慢慢的,聊的越来越多,被更多人知道。看新闻的人只有极少数人会评论,深入了解,大部分的普通人更多的是享受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这就是为什么标题党点击率一直很高,虽然内容华而不实,但就是出于人们的好奇心,猎奇心理。比起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人们更关注的是发生后怎么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非常好,在资讯满天飞的今天,很多网友并不能分辨出到底哪些是虚假新闻?什么是虚假新闻?借着您提问的机会,向大家分享下新闻的相关内容。以下我分享的只限于我国法律法规下的相关信息。
先说重点:虚假新闻传播会比真新闻更快,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
一、啥叫新闻?
如果从定义上讲,我们每天在网上浏览的信息并不能全部称为新闻。
新闻,是由新闻机构平台发布出来的,如:电视台、报纸、期刊、新闻网站等。广播电视机构要取得广播电视播放许可,报纸要取得报刊出版许可证,杂志要取得期刊出版许可,新闻网站要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这些许可的申请都是有相关规定的,只能说是非常难。同样的从事新闻行业的人也要取得相应的资质,要“持证上岗“。新华社、新华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地方电视台、地方新闻网站等以及这些新闻机构在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注册的官方账号发布出来的信息才叫新闻。其他像个人、企业及社会机构为主体但未取得新闻资质的,那发布的信息就不叫新闻,也就谈不上是虚假新闻,虚假的信息叫造谣。
二、啥是虚假新闻?
先举几个几年前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虚假新闻:张悟本现象、抢盐风波、华南虎事件、纸馅包子、史上最恶毒后妈、鲁迅作品大撤退等。(想了解的可以根据关键词搜索。)
简单讲,虚假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违反了职业道德,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捏造、歪曲、夸大事实,再通过媒体进行传播出去,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我们做新闻的都必须牢记于心的一句话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偏离了真实的轨道,那出来的信息都算是虚假新闻,哪怕是那种半真半假,部分失实的信息都叫虚假新闻。其实,虚假新闻并不可怕,那些发布出来的看似真实却隐藏着事实失真成分的失实新闻才更有迷惑性,危害程度更高。
三、虚假新闻的形式?
1、 道听途说
有些记者在一些听说的基础上主观臆断加上合理推测想象写出了新闻信息。
2、 无中生有
一些新闻采编人员在完全没有信源的情况下,没有去实地采访而凭个人直觉进行凭空捏造、闭门造车酝酿出来新闻信息。
3、 数字造假
这个不多说了,很多案例。
4、 图片造假
这个好理解,有的专门拍摄这些故意摆拍的图片,还有图片经过了技术处理,造成了和事实完全不同的场景和形式。
5、 网络拼料
这个可能是我们今天见到最多的信息。有些人把网络作为信息来源,不核实、不采访就写好了新闻稿件。每天在网上我们都能见到这类信息,只要用心鉴别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是假的。
6、 旧新闻翻新
好几年前的老旧新闻了又换个时间地点发出来,甚至之前就是虚假新闻,还发布出来。
四、为什么会出现虚假新闻?
简单来说有几个原因吧:
1、法制不健全;
2、新闻机构管理机制不完善;
3、采编流程出现管理漏洞;
4、主观上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力;
5、市场利益驱动(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很多虚假新闻的源头就是因为利益两个字)
五、虚假新闻造成的影响
我只说两个重要的点:
一是损害了我们的知情权,知情权是我们获得真实信息的基本权利;
二是损害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如果没有了,那谁说的话我们才能信呢?想想都恐怖。
六、虚假新闻为什么比真实新闻传播要快?
中国有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假话能传播的更远,其传播速度、影响深度和广度都比真话强太多。想想我们自身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些私密的八卦,明明没有证实过,但还是愿意相信是真的,偷偷地在传播。有个词叫“病毒式传播“,用在虚假新闻上面最为合适了。
既然是虚假新闻,那编造出来的信息一般都具有煽情性、挑逗性、八卦形、震撼性的特点。
有国外的团队专门对虚假新闻的传播进行过研究,想寻找到为什么虚假新闻传播的更快,结果发现人们只是单纯的愿意转发虚假新闻。
1、虚假新闻看起来更加吸引人,也更加新奇。新奇感会提升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会吸引人的注意力并促使人们进行信息分享。
2、人们愿意分享那些看起来更酷或更“真实”的信息,转发虚假新闻好像能提升在人群中的存在感和获得别人关注的快感。
七、总结
写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写完了。今天借作者这个问题,把虚假新闻的特征和形式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希望能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
这几天网传的非常火的从美国回哈尔滨一韩姓男人隔离期间被确诊,并导致多人感染的新闻,不知道大家关注没有。今天(15日)经媒体向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核实,韩某非男性,为一名22岁女性留学生,网上盛传的为误传。
假新闻就是假的,也真不了,有些新闻只要我们用心甄别就会发现,不要为了新奇而传播,对于造谣的信息哪怕不是故意的,只要转发超过500次,也是要入刑的。不信谣,不传谣做一名有辨别能力的文明公民。
上一篇:抗疫以来,感冒的人少了,去看病的更少了,这是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