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谋略家(排名)?
谋臣,著名,谋略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谋略家(排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终年51岁,谥号“武”。王猛临终犹以前秦内部各族豪酋势力为忧,以东晋为正朔所在,劝苻坚勿进攻东晋,但未被采纳,因而有淝水之败。王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8、郭嘉(170一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他不仅仅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的“奇佐”高参,而且也以他在斗争中显露的高超艺术,在历史智慧宝库留下光辉的一笔。
9、诸葛亮(181—234年),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祖籍山东,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后居徐州,曹操征伐陶谦时随叔投奔刘表,叔亡后隐居隆中。结实当地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并与庞统、马良兄弟、习桢、徐庶等人,取黄承彦女为妻;才华出众,评为“卧龙”。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3-6]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7]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8]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10、刘基(1311—1375)1375明初军事谋略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时人比为诸葛亮。22岁中进士,26岁为官,任江西高安县丞,次年为县令,30岁弃官回家,谱写了《郁离子》等雄文诗卷。50岁应朱元璋之邀重新出山,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洪武四年告老回归,1375年卒于故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第1个著名谋臣应该是姜子牙,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兴周灭商,改朝换代,可谓功高盖世。
第2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孙武,他被誉为东方兵学的鼻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他向吴王阖闾进献兵法13篇并被重用为大将,率领吴军大败楚国,占领楚国都城,几乎灭了楚国。
第3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商鞅,他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并一举奠定了统一中国的扎实经济、政治和军事基础。
第4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苏秦,他佩戴六国相印,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使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第5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张仪,他首创”连横”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通好,得到秦惠文王赏识,被封为相国。
第6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张良,他辅佐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第7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举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8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邓禹,他被汉光武帝刘秀称之为萧何,提出了”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协助刘秀一举建立了东汉政权。
第9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徐世绩,即隋唐演义小说中的徐茂功。他一生辅助唐高、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与李靖并称,深得朝廷信任和重用,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第10个著名的谋臣应该是朱升,他向朱元璋献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箴言,朱元璋正是按照这个策略取得了天下,连毛主席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范蠡、管仲、张良、萧何、周瑜、曹操、凤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商鞅,商鞅变法给秦孝公设定了统一东方六国的目标和实现统一的框架,而后世也都坚持着走先辈的道路,代代传承最终歼灭六国实现大一统。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上一篇:油菜花上喷撒的农药把蜜蜂都毒死了,我们怎样去除蔬菜的残留农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