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双孢菇具体需要什么生长环境?有哪些种植技术要求?
菌丝,双孢菇,生长双孢菇具体需要什么生长环境?有哪些种植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饼肥:最常用的是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茶籽饼、菜籽饼等。饼肥营养全面、丰富,适量(3%~5%)加进培养料中,有利于提高堆肥质量,促进蘑菇菌丝生长,可有效地提高蘑菇的产量与质量。
(2)氮肥:氮素化肥中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铵、碳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这些都是可溶性的速效氮肥,有利于促进初期菌丝在培养料中迅速生长。但在培养料中添加化学氮肥的量不宜太大,且应在堆肥建堆时加入,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氨气,抑制菌丝生长,甚至不能定植生长。
(3)磷肥:最好是用过磷酸钙。它不但有利于促进培养料中菌丝体的生长,而且还能改善培养料的物理性状。但是,过磷酸钙的添加量不能过多,否则会使培养料酸化。
(4)钙肥:能改善培养料的物理性状,使培养料疏松不黏,增加透气性,促进菌丝生长,同时也给菌丝生长提供矿质营养。常用的钙肥有:碳酸钙、石灰、石膏等。
三、培养基
我国发展蘑菇栽培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所选用的培养基却是五花八门,全国各地有所不同。如:干牛粪600千克,稻草400千克,豆饼或花生饼15~18千克,尿素3千克,硫酸铵或石灰氮7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碳酸钙12~15千克;马粪300千克,麦秆650千克,血粉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碳酸钙10千克;稻草1000千克,鸡粪(或牛粪)100千克,尿素12~15千克,石膏10~20千克。等都是常用配方,在生产中可适当调整。
四、培养料堆制
培养料堆制发酵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的成功与失败,蘑菇产量的高与低、质量的好与坏。它是蘑菇栽培的关键环节。在堆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培养料黏臭:建堆时控制草料与粪肥含水量,草料的含水量应低于70%,即抓一把草双手一拧紧,有水滴下但不成线;粪肥的含水量应低于68%,用手抓一把粪肥握紧时有2~3滴水滴下。建堆后应覆盖草帘,防止雨淋。如果培养料已出现黏臭,要立即将培养料摊晒,降低含水量,再重新堆制。若堆料已变黑、变黏和发臭,在翻堆时应在堆中留有通风洞,使空气能进入到料的内部,促进好气菌发酵,同时增加石膏粉的用量,并在发黑发臭的部位喷一些福尔马林溶液。
(2)防烧堆:防止“烧堆”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好培养基的含水量,使之达到65%~70%。如果已出现“烧堆”,在翻堆时必须适量加水调湿。如果是发酵后期出现“烧堆”,在进房前也应加水(最好是冷开水)调湿,再播种,才能使菌种萌发定植。
(3)防堆料生蛆和长出杂菇:堆料底部往往含水量较大,温度低,易生蛆虫。这些蛆虫或卵多为粪肥带进,因此,在堆料前须先将粪肥预混、捣碎。堆料生了蛆虫,可在翻堆时用敌敌畏100倍液喷洒,并将带有蛆虫的料堆到料堆中部。翻堆后用薄膜覆盖熏闷2天,即可杀死蛆虫及其卵。发现有小杂菇,应立即连根拔掉,集中处理。
(4)防堆制发酵过度:培养料堆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如果堆制过早,一时不能安排播种,可将培养料摊开晒干,中止发酵,待使用时重新建堆,继续发酵至适度。如果过分发酵,培养料中的养分会大量被消耗掉,而且其物理性状差、无弹性、透气不良,后发酵升温低,会造成减产。
五、蘑菇菌种选择
(一)目前,国内的蘑菇菌株有气生型和贴生型两类。
1、气生型菌株:出菇较慢,产量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潮,潮次明显,菇体质量较高,适合于制罐出口。该类型菌株易形成菌被,产量较低。
2、贴生型菌株:出菇较快,产量主要集中在前几潮,潮次不甚明显,每潮出菇量大,菇体较小,畸形菇也较多,易开伞,菇体质量较差,不适合于制罐,适于鲜销或制盐水菇。
(二)从蘑菇菌种的培养基来分,有4种:粪草种、麦粒种(谷粒种)、羊粪种、复合颗粒种。
1、粪草种:适于穴播,萌发力较弱,播种量较大(2瓶/平方米),易发生球菇,产量略低,但不怕鼠害。粪草种目前已基本淘汰。
2、麦粒种(谷粒种):适于混播或撒播等播种方式,菌种在料中可分布均匀,萌发力强,发菌快,用种量小(0.5瓶/平方米),产量高,但易遭鼠害。麦粒种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菌种。
3、羊粪种:基本与麦粒种相同,萌发力比麦粒种略低,用种量为1瓶/平方米,不怕鼠害。
4、复合颗粒种:菌种特性基本与麦粒种相同,但不怕遭鼠害。这类菌种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正在推广应用中。
菌种选购好后,若暂不使用,应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干净的地方,不可放在阳光直射、闷热、潮湿、不通风的地方。
六、播种(工厂化)
1.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①提前一天备好菌种,剔除杂菌和老化菌种,菌皮和死菌要捡掉。菌种瓶(袋)表面用0.1%高锰酸钾或2%来苏儿溶液消毒2min,然后戴上经过75%酒精消毒的手套将菌种取出掰成玉米粒大小放入消毒好的容器中。
②菇房提前消毒备用,机器设备、场地提前一天清洗消毒。上料和造料班组负责各自的设备和场地,铲车的清洗消毒尤为重要(特别是车底盘),要特别重视。
③上料前要调试好设备,以免延误上料工作。
④上料时的工具和滑梯必须经过清洗消毒。
2.播种方法: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的温度降到25~27℃,利用专用运料车转运至出菇房的自动化上料机处,进行播种上料作业。播种前要做好菇房消毒工作,播种时要避开高温天气,并且当天播完。播种上料机会自动将料抖松、均匀添料,同时按每平方米0.85kg的接种量将菌种混入均匀料中,然后将混入料内菌种的培养料压成和床板高度相同的料块,高度23cm左右,这样可以使料与菌种紧密接触,又可以使培养料保持一定湿度。在料运输过程中再用每平方米0.15kg的菌种均匀覆盖表面,使播种量达到1.0kg/m2。在播种时要注意料温不超过28℃,以防烧菌。播完后要覆盖一层带有微孔的聚乙烯薄膜,既可通风,又能保温、保湿。覆盖薄膜后要及时补充菇房水分,首先在膜表层喷1次水,然后在地面喷1次水,保持空气湿度60%~70%。
七、覆土前发菌管理
1. 菌床发菌:播种后1~3天菇房紧闭门窗,少通风,以保湿为主,使菌种迅速萌发定植。播种3天后,菌丝萌发并吃料,适当增加菇房通风换气,保证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新鲜空气。播种7天后,菌丝已长满培养料表面,并深入培养料3cm左右,此时增大通风量,保证培养料内菌丝生长所需的充足氧气,为菌丝向下生长创造条件,当菌丝长满培养料三分之二时要揭去盖在料面的薄膜。
发菌期间,冬季通过蒸汽加温,夏季则通过制冷维持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不够可采用料面喷水保湿,通常每天喷水1次,以防料面干燥影响菌丝生长。如果湿空气相对过大,则应适度通风换气,降低湿度。
上一篇:网银转账6600后发现被骗了,已经报警立案了,现在还有可能追回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