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疫情期间,人们的收入感觉降低了,为什么有些地方物价却提高了不少?
疫情,物价,收入疫情期间,人们的收入感觉降低了,为什么有些地方物价却提高了不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工资与物品本来就是两回事。物品是以少为贵,需求方大于有物方,是肯定会增值的。疫情间生产方和运输方都造成了短缺现象,需要方照常不变,因而对你工资高和低毫无关系,物价自然会有短时间下跌的。只要各方面正常了,它自然会慢慢回规原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入减少但必需品(食品,日用品)价格确实在提高
物价是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两大类
必需品(食品,日用品)
非必需品(车,奢侈品,服装)
今次疫情危机,各国央妈无止境增发货币,会先出现以下状况
必需品价格,持续上升
非必需品价格,两年内急跌,约于2023开始持续上升
得出以上的原因,都是建基于供需关係
必需品
疫情令一切産能缩减,如封城禁运,供应大减但需求没有任何变更,所以价格应持续上升
非必需品(车,奢侈品,服装)
经济下滑令失业率急升,大多就业人口面对失业或工资急跌,消费者将冻结非必需品开支,非必需品需求暴跌,企业将处于大幅供过于求的状态,结业潮和价格战是不能避免的
当过剩的産能被淘汰后,市场的购买力应也于24-36个月后恢復,那时将迎来价格上涨
在认知上,经济差,收入减少,物价便应跌,但这状况在非必需品体现出来
在统计上,综合物价是可控范围上涨(CPI约5%)
在体验上,必需品一天一个价在上涨,而这个月已很少打开淘宝京东,就算非必需品打折我们也感觉不到
所以,我们感应的物价上升是比实际升幅更强烈的
关注我,一起发掘金融机会》》@金融搬砖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疫情导致传染性大大增加,那么在生产活动中被感染的风险是增大的,这个导致要有风险的补偿,这个是平时生产没有的生产成本,这个时候会自动的导致一些生产企业会减少生产,因为生产成本增加了,他也会相应的减少生产数量,同时上调出厂价格。这些上调的价格最终会反应在最终的消费端。
市场的调节机制还是会起作用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就容易用管制的手段去管理,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能上不去,消费和也买不到,比如口罩就是最明显的,现在的口罩都不允许涨价,或者允许的涨幅非常小,超过规定的价格就会被举报,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市面上我们买不到口罩了,受损失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
2、疫情期间,居民被居家隔离,而不少地区的道路都是封闭的,这个时候导致物流的运输不是很通畅,同时在这个时候出来工作,工资自然是要多一点的,否则不如在家里休息,道路的管制导致运输 不太通畅,这个一方面会增加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减少运输的数量,导致整个商品的供给减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不对,应该说不属于国家正式职工的人收入减少。疫情期间那些发了财的企业你咋不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收入低不等于购买力低!只要必需紧缺,价必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劳动力少了,产品稀缺了!自然涨价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观点,大思考。
疫情期间,小伙伴们肯定都宅在家里,在国企,事业单位的小伙伴还好,最苦的就是一些小私企的小伙伴,在家上不了班,公司甚至都倒闭了,看看空空的钱袋子,感觉人生一片灰暗。由于疫情的的影响,人们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到超市去看看猪肉 ,青菜的价钱却是扶摇直上。那么,人们的收入降低了,为什么物价却又涨高了呢?
上一篇:你是不是一个,想要辞职换工作的勇气都没有的80后?为什么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